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感慨与思考。诗人感到从西方流来的船只带着未消的怨恨,水面上鱼龙寂寞,暗潮汹涌。楚地的人们仍沉迷于儿童游戏,年年在江上争夺锦标。
注释:
- 流棹:指船只漂流的样子。
- 西来:船只从西方驶来。
- 恨未销:怨恨尚未消散。
- 鱼龙:这里指水中生物,形容水面的寂寞。
- 暗风潮:指暗流和潮水,暗示潜在的危险或不安。
- 楚人:指楚国的人民,典指屈原等人。
- 贪儿戏:指过于沉迷于游戏,不务正业。
- 夺锦标:指在比赛中争夺优胜,锦标象征荣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人”可能与屈原相关,屈原是楚国的伟大诗人,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的投江自尽有关,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云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抵抗外敌入侵,后被元军俘获,最终宁死不屈。他的诗风豪放,充满了民族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端午感兴》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在这个节日里,借端午之际表达对国家沦陷的无奈和对故国人民的思念。
诗歌鉴赏:
《端午感兴》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全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前两句描写水面景象,后两句则转向对人们行为的批判。诗的开头“流棹西来恨未销”给人一种怨恨未解的感觉,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痛苦。接着“鱼龙寂寞暗风潮”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危险的水面,暗潮涌动象征着社会的不安与动荡。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楚人的“贪儿戏”,揭示了人们在国家危亡时依然沉迷于无谓的游戏,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失望。整首诗情感深刻,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危亡时的悲痛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棹西来恨未销:船只从西方漂来,带着未消的怨恨,暗示着历史的沉重。
- 鱼龙寂寞暗风潮:水面上鱼龙寂静,暗流涌动,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楚人犹自贪儿戏:楚地的人们仍沉迷于儿时的游戏,反映出对现实的逃避。
- 江上年年夺锦标:每年在江上争夺锦标,显示出对荣誉的追求却忽视了国家的危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流棹西来”与“江上年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鱼龙寂寞暗指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无知。
- 象征:锦标象征着人们的荣誉追求,而暗潮象征着社会的不安。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端午节的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人们沉迷于无谓游戏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棹:象征着离别与流亡。
- 鱼龙: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现状的凄凉。
- 暗风潮:象征着潜伏的危险与动荡不安。
- 锦标:象征着人们对名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流棹西来”的意思是: A. 船只从东边来
B. 船只从西边来
C. 船只停留不前
D. 船只快速驶去 -
诗中提到的楚人沉迷于什么? A. 职业
B. 游戏
C. 学习
D. 打猎 -
“鱼龙寂寞暗风潮”中“暗风潮”主要指: A. 潮水的变化
B. 社会的不安
C. 船只的流动
D. 鱼类的活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九歌》 by 屈原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在其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端午感兴》相似,都是在历史背景下对国家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情,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哲理和感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文天祥全集》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