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送胡端逸赴漕》

时间: 2025-01-26 04:46:53

楚观檐花晓,舟人击鼓东。

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

此客云宵士,斯文造化工。

捷来君饮此,我亦岂元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州送胡端逸赴漕
文天祥 〔宋代〕

楚观檐花晓,舟人击鼓东。
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
此客云宵士,斯文造化工。
捷来君饮此,我亦岂元戎。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的晨曦中,观赏着檐下的花朵,舟上的人正在向东划行,击打着鼓声。蛟龙在空中吐出灵气的雨水,雕鹗在风中展翅翱翔。这个客人是云宵的士人,才华横溢,天生的文采仿佛是造化的杰作。若能快意地饮酒畅饮,我的心境也会如同元戎般豪迈。

注释:

  • 楚观:指楚地的某个观景之处。
  • 檐花:指屋檐下开花的植物。
  • 舟人:指划船的人。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 :喷吐,吐出。
  • 灵雨:灵气的雨水,象征祥瑞。
  • 雕鹗:雕和鹗,都是猛禽,象征高昂的气势。
  • 云宵士:指高人,才华出众的人。
  • 斯文:文采、气质。
  • 造化工:造化的巧妙手段,形容天生的才华。
  • :迅速、快捷。
  • 元戎:指元帅,象征英雄豪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孟氏,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正义著称,在抵抗蒙古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色,后被俘而殉国。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创作背景:

《衡州送胡端逸赴漕》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诗人以此诗送别朋友胡端逸赴任,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开篇“楚观檐花晓,舟人击鼓东”,生动地展现了晨曦中的楚地风光,给人以清新之感,舟人击鼓的声音更增添了动感,暗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接着“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两句中蛟龙和雕鹗的意象,象征着友人的雄心壮志与出众才华,展现出一种英雄气概,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敬仰。

“此客云宵士,斯文造化工”则将目光转向胡端逸,称其为“云宵士”,形容其才学与气质卓然出众,似乎是上天的杰作,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捷来君饮此,我亦岂元戎”,表达了诗人所渴望的豪情与志向,借饮酒来寄情,抒发出对豪杰与英雄气概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理想与英雄主义的追求,充满了激昂的情怀,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观檐花晓:描绘楚地清晨的美景,屋檐下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迷人。
  2. 舟人击鼓东:舟上的人向东划行,鼓声传来,象征着出发与希望。
  3. 蛟龙噀灵雨:蛟龙在空中吐出灵雨,寓意着神秘的力量与美好的祝福。
  4. 雕鹗展雄风:雕鹗在风中翱翔,象征着高昂的气势与自由的精神。
  5. 此客云宵士:描写送别的对象胡端逸,称其为才华横溢的士人。
  6. 斯文造化工:赞美友人的文采,仿佛是上天的杰作。
  7. 捷来君饮此:表达若能畅快饮酒的愿望。
  8. 我亦岂元戎:表达自己也渴望如同元戎般的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蛟龙”和“雕鹗”来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抱负。
  • 对仗:如“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蛟龙噀灵雨”赋予龙以灵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理想和英雄豪情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对忠义与理想的坚定信念,情感深邃而激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象征旅程与人生的冒险。
  • 蛟龙:象征神秘与强大,代表志向与抱负。
  • 雕鹗:象征自由与高远,代表雄心与气势。
  • :象征朋友间的情谊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观”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楚地的观景台
    • B. 楚国的首都
    • C. 楚地的山峰
    • D. 楚地的河流
  2. 诗中的“蛟龙”象征什么?

    • A. 美貌
    • B. 强大与神秘
    • C. 平凡
    • D. 亲情
  3. 文天祥在诗中对友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忽视
    • B. 赞赏与祝福
    • C. 嫉妒
    • D. 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展现了对友人前途的期望和自身的感慨,情感上与《衡州送胡端逸》相似,但风格更加婉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歌研究》
  • 《文天祥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