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其二 送周雪客南归》

时间: 2025-02-04 17:15:26

败叶西风卷。

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

扑面惊沙森似雾,日暮芦沟冰泫。

寒夜冻、马毛如茧。

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

五岳志,向禽展。

文章虽以幽栖显。

更须凭、经纶大手,为时卢扁。

路近三茅丹鼎在,洞里一声仙犬。

尘土梦、知君其免。

淮水东边明月上,问齐梁佳胜何人典。

春草绿,不容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凉 其二 送周雪客南归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败叶西风卷。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扑面惊沙森似雾,日暮芦沟冰泫。寒夜冻马毛如茧。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五岳志,向禽展。文章虽以幽栖显。更须凭经纶大手,为时卢扁。路近三茅丹鼎在,洞里一声仙犬。尘土梦知君其免。淮水东边明月上,问齐梁佳胜何人典。春草绿,不容剪。

白话文翻译

秋风卷起败叶,近河的桥上飘荡着片片花瓣,举杯畅饮聊以解愁。扑面而来的沙尘仿佛布满了雾霭,日暮时分芦苇荡中冰冷的水面微微泛起涟漪。寒夜里马毛被冻得像蚕茧一样。为了心中的云山而归去,想必云山对你而言情谊非浅。五岳的志向,向着飞鸟展翅。即使文章在静谧中显露光芒,仍需依靠经纶才干,才能施展抱负。离三茅的丹鼎不远,洞中传来一声仙犬的吠叫。尘世的梦中知晓君子是否能够逃脱。淮水东边明月高悬,问问齐梁的佳胜何人来主宰。春草已绿,不可剪去。

注释

  • 败叶: 指秋天落下的枯叶。
  • 六花: 指的是秋天的花朵,象征着离别的美好。
  • 离觞: 意指离别时的酒杯,常用于送别。
  • 扑面惊沙: 描述风沙扑面而来,令人感到震惊。
  • 芦沟: 指芦苇生长的水沟,常用来营造意境。
  • 寒夜冻马毛如茧: 形容寒冷的夜晚,马的毛发因寒冷而凝结。
  • 云山: 指远方的山脉,象征归乡的理想。
  • 五岳: 中国的五大名山,象征伟大的志向和追求。
  • 三茅丹鼎: 三茅指的是三茅山,丹鼎则是炼丹的器具,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淮水: 淮河,诗中提到的地理背景。
  • 齐梁: 指齐国和梁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聚集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贞吉,字秋白,号若愚,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贺新凉》系列诗作是曹贞吉在送别友人时所作,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作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归乡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贺新凉 其二 送周雪客南归》是一首充满秋意与离别情感的诗作,曹贞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绪。诗的开头以“败叶西风卷”引入,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离愁,西风的吹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一句,既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细节,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释然的情感。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曹贞吉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扑面惊沙森似雾”与“日暮芦沟冰泫”,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日暮时分的寒冷与孤寂。“寒夜冻马毛如茧”更是将寒冷的气候具体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中“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也反映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后面提到的“五岳志,向禽展”则象征着志向的高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曹贞吉高超的诗歌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败叶西风卷: 描绘秋风扫落叶的景象,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 近河桥六花片片: 描述在秋天的河边,桥上漂浮的花瓣,暗示离别的美好与忧伤。
  • 离觞聊遣: 表达在送别时饮酒解愁的情景。
  • 扑面惊沙森似雾: 形容秋风带来的沙尘仿佛雾气,渲染出一种朦胧的离愁。
  • 日暮芦沟冰泫: 描绘夕阳下芦苇荡的冰冷水面,进一步增强了孤寂感。
  • 寒夜冻马毛如茧: 形象地表达寒冷的夜晚,马毛像蚕茧般被冻住。
  • 为爱云山归去好: 表达归乡的愿望,暗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 谅云山于子情非浅: 承认友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 五岳志,向禽展: 诉说志向高远,仿佛展翅飞向高空。
  • 文章虽以幽栖显: 表达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认可。
  • 更须凭经纶大手: 强调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施展抱负。
  • 路近三茅丹鼎在: 提及三茅山,暗示隐士的追求。
  • 洞里一声仙犬: 形象化的描绘隐士生活的宁静。
  • 尘土梦知君其免: 反映人们在梦中仍对尘世的牵挂。
  • 淮水东边明月上: 以明月映衬离别的情感。
  • 问齐梁佳胜何人典: 询问当时的文人雅士,表露对文才的向往。
  • 春草绿,不容剪: 结束时以春草象征希望,暗示生机与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夜冻马毛如茧”,通过比喻增强了寒冷的感受。
  • 拟人: “尘土梦知君其免”,赋予梦以智慧,增添情感的深度。
  • 对仗: 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友谊与归乡的情感,曹贞吉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归乡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败叶: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西风: 代表秋天的到来,暗示离别的情感。
  • 花瓣: 代表美好的回忆与离别的伤感。
  • 芦苇: 象征生命的柔弱与坚韧,展现自然的美。
  • 明月: 象征思念与团圆,常用于表达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败叶”象征什么?

    • A. 新生
    • B. 时间的流逝
    • C. 喜悦
  2. “寒夜冻马毛如茧”中的“如茧”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马的体型
    • B. 寒冷的程度
    • C. 马毛的状态
  3. 诗中提到的“五岳”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志向
    • C. 友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1. 《送友人》 (李白):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注重于诗人的豪情壮志。

  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通过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反映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贺新凉》中的归乡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曹贞吉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和文章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曹贞吉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风格。

相关诗句

败叶西风卷。下一句是什么

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上一句是什么

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下一句是什么

扑面惊沙森似雾,日暮芦沟冰泫。上一句是什么

扑面惊沙森似雾,日暮芦沟冰泫。下一句是什么

寒夜冻、马毛如茧。上一句是什么

寒夜冻、马毛如茧。下一句是什么

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上一句是什么

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下一句是什么

五岳志,向禽展。上一句是什么

五岳志,向禽展。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虽以幽栖显。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虽以幽栖显。下一句是什么

更须凭、经纶大手,为时卢扁。上一句是什么

更须凭、经纶大手,为时卢扁。下一句是什么

路近三茅丹鼎在,洞里一声仙犬。上一句是什么

路近三茅丹鼎在,洞里一声仙犬。下一句是什么

尘土梦、知君其免。上一句是什么

败叶西风卷。下一句是什么

近河桥、六花片片,上一句是什么

近河桥、六花片片,下一句是什么

离觞聊遣。上一句是什么

离觞聊遣。下一句是什么

扑面惊沙森似雾,上一句是什么

扑面惊沙森似雾,下一句是什么

日暮芦沟冰泫。上一句是什么

日暮芦沟冰泫。下一句是什么

寒夜冻、马毛如茧。上一句是什么

寒夜冻、马毛如茧。下一句是什么

为爱云山归去好,上一句是什么

为爱云山归去好,下一句是什么

谅云山于子情非浅。上一句是什么

谅云山于子情非浅。下一句是什么

五岳志,上一句是什么

五岳志,下一句是什么

向禽展。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