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梁州第七》
时间: 2025-02-04 15:29:13
戏三英暖律回春过腊,融和布满天涯。
禁城元夜生和气,况金吾不禁,良宵欢洽。
九衢三市,万户千门。
重重绣帘高挂,列银烛荧煌家家斗骋奢华。
玉帘灯细捻琼丝,金莲灯匀排艳葩,栀子灯碎剪红纱。
壁灯儿,巧画。
过街灯照映纱灯、戏灯机关妙,滚灯、转雚瓦灯耍。
月灯高悬水灯戏,将天地酬答。
【幺】彩结鳌山对耸,箫韶鼓吹喧哗。
仕女王孙知多少?
宝鞍锦轿,来往交叉。
酒豪诗俊,谢馆秦楼。
会传杯笑饮流霞,见游女行歌尽〔落梅花〕。
向杜郎家酒馆里开樽,王厨家食店里饭罢,张胡家茗肆里分茶。
玉人,娇姹。
爱云英辨利绛英天然俊,共联臂同把。
偶过平康赏茗妭,越女吴姬。
【赚煞】绮罗珠翠金钗插,兰麝风生异香撒,弦管相煎声咿哑。
民物熙熙,谁道太平无象?
听歌舞见风化,酩酊归来,控玉骢不记得还家。
唱道玉漏沉沉,楼头仿佛三更打。
灯影伴月明下,醉醺醺婉英扶下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吕】梁州第七
作者: 商衟 〔元代〕
戏三英暖律回春过腊,融和布满天涯。
禁城元夜生和气,况金吾不禁,良宵欢洽。
九衢三市,万户千门。
重重绣帘高挂,列银烛荧煌家家斗骋奢华。
玉帘灯细捻琼丝,金莲灯匀排艳葩,栀子灯碎剪红纱。
壁灯儿,巧画。
过街灯照映纱灯戏灯机关妙,滚灯转雚瓦灯耍。
月灯高悬水灯戏,将天地酬答。
幺彩结鳌山对耸,箫韶鼓吹喧哗。
仕女王孙知多少?宝鞍锦轿,来往交叉。
酒豪诗俊,谢馆秦楼。
会传杯笑饮流霞,见游女行歌尽落梅花。
向杜郎家酒馆里开樽,王厨家食店里饭罢,
张胡家茗肆里分茶。
玉人,娇姹。
爱云英辨利绛英天然俊,共联臂同把。
偶过平康赏茗妭,越女吴姬。
赚煞绮罗珠翠金钗插,兰麝风生异香撒,
弦管相煎声咿哑。
民物熙熙,谁道太平无象?
听歌舞见风化,酩酊归来,控玉骢不记得还家。
唱道玉漏沉沉,楼头仿佛三更打。
灯影伴月明下,醉醺醺婉英扶下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温暖的春风中,过了腊月,万物复苏,和煦的气息充满了天涯。禁城的元宵夜散发着和谐的气氛,更何况金吾卫并没有禁制,良宵的欢聚更显得热闹。大街小巷,万户千门,层层绣帘高挂,家家户户的银烛辉煌,争相展现奢华。
玉帘灯细细地捻着琼丝,金莲灯匀称地排放着艳丽的花朵,栀子灯则碎剪着红纱。壁灯巧妙地画着花样。过街灯映照着纱灯、戏灯,机关也极为精妙,滚灯、转雚、瓦灯都在耍弄。
月灯高悬,水灯在戏耍,天地之间的互动。五彩的灯光映照着高高的鳌山,箫声和鼓声喧闹。
仕女和王孙不知道有多少人?宝鞍和锦轿,来来往往交错。
酒豪与诗俊在谢馆和秦楼相聚,举杯欢笑,饮下流霞,看到游女唱歌的正尽落梅花。
向杜郎的酒馆里开瓶,王厨的饭店里吃完饭,张胡的茶馆里分茶。
玉人娇艳,宛如云英与利绛英,天然的俊丽,手臂相联共舞。
偶尔经过平康,赏茶叙旧,越女与吴姬相遇,令我心醉神迷,绮罗珠翠金钗插头,兰麝的香风扑面而来,弦管声在耳边轻声细语。
民众繁荣,谁能说太平没有象征?听着歌舞,看着风化,酩酊归来,驾着美马竟然不记得回家。
歌唱着时间的流逝,楼头仿佛听见三更的敲钟。
灯影伴着明月,下意识间,醉醺醺地扶着婉英下马。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英: 指三位英俊的男子。
- 暖律: 指温暖的气候。
- 禁城: 指皇宫。
- 元夜: 正月十五,元宵节。
- 金吾: 指金吾卫,负责皇宫治安的卫队。
- 九衢三市: 形容繁华的城市,九条大街和三个集市。
- 银烛荧煌: 银色蜡烛闪烁的光辉。
- 玉帘灯: 精美的灯笼。
- 过街灯: 街道上的灯。
- 玉漏: 指漏斗,形容时间的流逝。
- 婉英: 指温柔的女子。
典故解析:
-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欢乐。
- “玉漏沉沉”意指时光流逝,借用漏斗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衟,元代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南吕·梁州第七》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社会繁荣时期,诗中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生活与节日欢庆。
诗歌鉴赏
这首《南吕·梁州第七》以欢快的节奏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视觉意象,如“重重绣帘高挂”、“列银烛荧煌”等,展现了当时人们在节日中的奢华与热烈。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氛围。
诗人在描写灯景时,巧妙使用了“过街灯照映纱灯戏灯机关妙”等细节,展示了灯的多样性和精巧的设计。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人群,描绘了仕女和王孙的交往,以及酒豪与诗俊的欢聚场面,表现了人们在元宵之夜的欢愉与放松。
整首诗不仅是对节日景象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酩酊归来”,则暗示了人们在享乐之后的迷醉与忘我,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与诗意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戏三英暖律回春过腊,融和布满天涯。
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
禁城元夜生和气,况金吾不禁,良宵欢洽。
表现元宵夜的和谐气氛,皇宫的禁令也无碍欢乐的气氛。 -
九衢三市,万户千门。
形容城市的繁华与人们的热情。 -
重重绣帘高挂,列银烛荧煌家家斗骋奢华。
描绘节日的装饰与奢华的灯火。 -
玉帘灯细捻琼丝,金莲灯匀排艳葩,栀子灯碎剪红纱。
细致地描绘了各种灯具的美丽与精致。 -
壁灯儿,巧画。
描述壁灯的艺术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比喻将灯光比作繁星,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 各句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欢乐氛围的赞美,反映了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 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节日的欢乐场景。
- 酒: 代表欢聚与放松的氛围。
- 仕女与王孙: 象征着当时社会的交往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端午节
-
“金吾”指的是哪个机构?
- A. 皇宫警卫
- B. 商会
- C. 文人协会
答案:
- B. 元宵节
- A. 皇宫警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比较商衟的《南吕·梁州第七》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商衟更侧重于热闹的节日氛围,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吟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