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时间: 2025-01-27 03:3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作者:萧劳
招客论文字。对栏前芙蓉讯水,玉泉清泚。
人似雨中黄叶树,吹落秋风满地。
觅坛坫诗盟寒矣。韵事犹传张京兆,画棋枰淡扫双眉翠。
关塞远,遂归计。残编弃尽蟫鱼死。
念天涯朋交在否?雁无书寄。
欲访君居潮依旧,偏阻征航一苇。
正卧病哀蝉声里。烛影红摇逢除夕,谱新词按拍年年记。
回首剩,几行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邀约朋友吟诵诗文的情景,栏前的荷花与清澈的泉水相映成趣。此人感慨自己如同秋雨中黄叶的树,随风飘落,满地都是。曾经共同吟咏的地方已是冷清,韵事依旧传颂着张京兆的故事,棋盘上淡淡的痕迹似乎映射着双眉的黯淡。遥远的边关已经不再是归处,曾经的残本也已弃置,正如那死去的蝉。心中思念远方的朋友,是否还能交往,信鸥无寄。想要探访你,潮水依旧,可是阻碍了我航行的舟。此刻正卧病于蝉声哀鸣的环境中,烛光摇曳,正值除夕,谱写新词的节奏一如往年。回首往事,留下的只有几行泪水。
注释
- 招客论文字:邀请朋友来讨论诗文。
- 芙蓉: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清雅。
- 清泚:清澈的水流,形容水的洁净。
- 雨中黄叶树:比喻自己在失意中孤独的状态。
- 张京兆:指张籍,唐代诗人,以诗名传世。
- 关塞远:远离边关,形容人心的孤独和远离亲友。
- 蟫鱼死:蟫鱼,古代的一种鱼,常用于比喻生命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劳,近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其诗风多变,既有清新脱俗的婉约,又有豪放激昂的气魄。
创作背景
《贺新郎》创作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面临着人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本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招客论文字”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对栏前芙蓉和玉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与雅致。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诗人情感的阴郁逐渐显露,雨中黄叶的比喻暗示了自己心境的凋零。诗中提到的“韵事犹传张京兆”,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难以维系。
后半部分则更加沉重,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正卧病哀蝉声里”与“回首剩,几行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招客论文字:诗人邀约朋友探讨文学,暗示对友谊的渴望。
- 对栏前芙蓉讯水,玉泉清泚: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象,象征清新的情感和环境。
- 人似雨中黄叶树,吹落秋风满地:比喻自己孤独失落,像秋天的树叶一样随风飘落。
- 觅坛坫诗盟寒矣:寻找曾经的诗坛,感到失落与冷清。
- 韵事犹传张京兆:提到张籍的诗歌,表明对往昔的怀念。
- 关塞远,遂归计:边关遥远,归家的计划无法实现。
- 残编弃尽蟫鱼死:过去的记忆如同残破的书本,被遗弃。
- 念天涯朋交在否?雁无书寄:思念远方的朋友,却没有任何音信。
- 欲访君居潮依旧,偏阻征航一苇:想要探访朋友,却被阻碍,暗示人生旅途的艰难。
- 正卧病哀蝉声里:卧病在床,耳边是蝉鸣,感到无比哀伤。
- 烛影红摇逢除夕:描绘除夕夜的场景,烛光摇曳,象征着温暖与孤独并存。
- 谱新词按拍年年记:每年都在谱写新的词,暗示生活的轮回。
- 回首剩,几行泪:回忆往昔,只留下几行泪水,流露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似雨中黄叶树”,比喻孤独与失落的心境。
- 对仗:如“烛影红摇逢除夕,谱新词按拍年年记”,表现出音韵的和谐。
- 拟人:如“蝉声里”,将自然声音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探讨了友情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营造出清新的氛围。
- 黄叶:象征衰老与孤独,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
- 雁:象征远方和思念,表达对友人的挂念。
- 蝉:象征夏日与生命的脆弱,传递出哀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本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萧劳
- D. 白居易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张京兆”指的是哪位诗人?____。
-
判断题:诗中“烛影红摇逢除夕”表达了温暖的节日气氛。 (对/错)
答案
- C. 萧劳
- 张籍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贺新郎》与《水调歌头》:两首词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朋友的思念,但《贺新郎》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水调歌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豪放与胸怀的情绪。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集》
- 《萧劳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