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建阳马氏晚香堂》
时间: 2025-01-10 18:5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锄空旷汲潺湲,占断清溪第几湾。
傍九日开侵岁晏,居千花殿觉天悭。
餐英饮露平生事,遗臭流芳一念间。
菊不负君君负菊,年年秋不在家山。
白话文翻译:
我在空旷的地方锄草,听着潺潺的水声,问自己在清溪边的几处湾子中占了多少。九月初的阳光透过秋天的阴霾,岁末时我在这千花殿中感到时光的无情。吃着花瓣,饮着露水,都是我这一生的事;但一念之间,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菊花不辜负你,而你却辜负了菊花,每年秋天我都不在我的故乡。
注释:
- 自锄:自己动手锄草,指在园中劳作。
- 潺湲:流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清溪:清澈的小溪。
- 傍九日:指九月初,指秋季的开始。
- 千花殿:这里指的是一个盛开着千种花的地方,象征着美丽和丰盈。
- 餐英饮露:吃花瓣,喝露水,形容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遗臭流芳:留下臭名或美名,指个人声誉。
- 菊不负君:菊花不辜负你,强调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秋季时,菊花盛开,常被用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年年秋不在家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石林,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刘克庄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人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愈加浓厚,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寄题建阳马氏晚香堂》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空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的“自锄空旷汲潺湲”,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劳作的宁静与惬意,水声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诗意。
接下来的“傍九日开侵岁晏”,则将时间推向了秋的深处,人生在岁月流逝中的无情感受渐渐显露。诗人于千花殿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似乎在感慨过去的岁月已经悄然流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而“餐英饮露平生事”,则是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对自然的亲密接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菊不负君君负菊,年年秋不在家山”,感情愈加浓烈,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菊花的珍视,更道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锄空旷汲潺湲:描绘了在空旷之地锄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占断清溪第几湾: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探寻。
- 傍九日开侵岁晏:时间的推移,暗示着岁月如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
- 居千花殿觉天悭:生活的美好与时光的无情形成对比,诗人感到一种无奈。
- 餐英饮露平生事:呈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
- 遗臭流芳一念间:强调了名声的瞬息万变,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菊不负君君负菊:表达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情感,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 年年秋不在家山:强烈的思乡之情,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餐英饮露”、“遗臭流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菊花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空旷:象征诗人的心境,反映一种宁静的思考状态。
- 潺湲:水声的意象,传达自然的和谐美。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和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自锄空旷汲潺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亲密接触
- C. 对财富的追求
-
“年年秋不在家山”中的“家山”指的是?
- A. 诗人的出生地
- B. 诗人现在居住的地方
- C. 诗人曾经游历的山川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寄题建阳马氏晚香堂》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但刘克庄更多地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的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