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
时间: 2025-01-11 02:04: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寒知松柏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白话文翻译
松柏是天生的独特之物,四季常青,充满生机。心中暗藏着后来的枯萎时节,唯有在严寒的冬天才能真正知晓它的价值。即使在冰霜肆虐的晚秋,它依然在深山峡谷中挺立。或许在它的根下会容纳蝼蚁的巢穴,但却从未见到斧头和锯子的痕迹。岁月静好,千秋万代的自然景色在摇曳中显得无比悲凉。郑公曾在此地扶起贞观,如今已无法看到那封存的传承。
注释
- 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
- 岁寒:指寒冷的冬天,寓意艰难困苦的时刻。
- 惨淡:指凄凉、无生气的样子。
- 蝼蚁:指微小的昆虫,象征微不足道的存在。
- 斧斤:指砍伐工具,寓意破坏。
典故解析:
“郑公扶贞观”指的是郑公(郑玄)曾经在此地以贞观立身,表达对高洁品德的追慕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高远、情感深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松柏的赞美,以及在严寒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格。它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岁寒知松柏》是一首表现坚韧精神与高洁品质的诗作,黄庭坚通过松柏的意象,传达了在艰难时刻仍能坚守本心的信念。松柏常青,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相呼应。在严寒的岁月中,松柏的价值愈发显现,它经历了风霜雪雨,依旧挺立不倒。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惨淡冰霜晚”描绘了冬季的凄凉景象,而“摇落千秋静”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沉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最后提到的“郑公扶贞观”,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人品的向往,强调了在变化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清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柏天生独:松柏生来就显得独特,与其他植物不同,寓意高洁。
- 青青贯四时:四季常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 心藏後凋节:内心深处藏有对枯萎时节的认知,反映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 岁有大寒知:在严寒的冬天,真正能看出松柏的坚韧。
- 惨淡冰霜晚:冰霜覆盖的晚秋景象显得凄凉。
- 轮囷涧壑姿:松柏在深山峡谷中依然挺拔,形态各异。
- 或容蝼蚁穴:有时它的根部能容纳小虫的巢穴,显示其与自然的和谐。
- 未见斧斤迟:没有被人砍伐,表明其坚韧不拔。
- 摇落千秋静:岁月静好,千年风景在摇曳中显得无比宁静。
- 婆娑万籁悲:自然的声音中透着悲凉的情感。
- 郑公扶贞观: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已不见封彝:感叹传承已然消逝,历史的沧桑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柏比喻坚韧的品格。
- 拟人:自然景象带有情感色彩,表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 对仗:如“岁寒知松柏”与“青青贯四时”,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松柏的意象,表达了在艰难时刻坚持不懈的信念,表现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冰霜:象征困境与挑战。
- 蝼蚁:象征微小而坚韧的生命。
- 郑公:代表理想人格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象征高洁品格的植物是? A. 玫瑰
B. 松柏
C. 柳树 -
"岁寒知松柏"的意思是? A. 在严寒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的价值
B. 四季常青的松柏
C. 冬天的寒冷 -
诗人提到的“郑公”是指谁? A. 郑和
B. 郑玄
C. 郑板桥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青》:描写冬季植物的坚韧。
- 《梅花》:赞美梅花在寒冬中的傲然绽放。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达了在严寒中坚持的精神,体现出不同植物的象征意义。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山谷诗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