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曲》
时间: 2025-01-26 07:32: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曲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青楼昨夜东风转,
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
袅袅烟光不堪翦。
博山吹云龙脑香,
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
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
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
肠断天涯草空碧。
白话文翻译
昨夜东风吹过青楼,
锦帐之中寒气凝重,感觉春天还很浅。
垂柳摇曳,黄莺啼叫,
袅袅的烟光令人不忍割舍。
博山香炉中云雾缭绕,
铜壶滴水声更显愁绪漫长。
玉颜初醒,红唇微啼,
羞于在镜中看到青鸾的影子。
我家少年爱好游玩,
万里行程无迹可寻。
朱颜尚未衰老,音信稀少,
心里惆怅,天涯草地空旷碧绿。
注释
- 青楼:指的是妓院,古代女子唱歌的地方。
- 锦帐:华丽的帐幕,象征富贵生活。
- 春浅: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意指寒冷依旧。
- 垂杨:指垂柳,春天时柳树的嫩芽随风摇曳。
- 博山:一种香炉,常用来焚香。
- 铜壶:古代滴漏计时的器具,滴水声传递孤独感。
- 玉颊:形容女子的脸庞白皙如玉。
- 青鸾:传说中的鸟,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公元802年-约860年),字子美,号少游,唐代诗人。他曾任职于朝廷,性情沉稳,擅长五律与七律。其诗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流逝和游子游荡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早春曲》是戴叔伦描绘早春景象与人情的佳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初来时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惆怅交织。开篇“青楼昨夜东风转”,引入了春天的来临,暗示着生活的变化与新生。接下来的描写中,垂柳的轻摇和莺鸟的啼鸣,无不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袅袅烟光不堪翦”,让人联想到春日的温柔与柔和,烟雾缭绕,仿佛在诉说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铜壶声声滴漏,愁绪随之加深。尤其是“玉颊啼红梦初醒”,展现出一种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交织。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青春流逝的惆怅,展现出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唐代众多作品中显得尤为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楼昨夜东风转:昨夜春风吹拂青楼,暗示春天的到来。
- 锦帐凝寒觉春浅:在华丽的帐子里,寒意仍存,春天似乎还不深厚。
- 垂杨摇丝莺乱啼:垂柳随风摇摆,黄莺在枝头鸣叫,生机盎然。
- 袅袅烟光不堪翦:轻烟袅袅,令人不忍割舍,象征柔情与眷恋。
- 博山吹云龙脑香:博山香炉中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仙气飘渺的氛围。
- 铜壶滴愁更漏长:铜壶滴水声,愁绪愈发加深,显得孤独。
- 玉颊啼红梦初醒:美人的脸庞红润,刚刚醒来,暗示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差距。
- 羞见青鸾镜中影:不愿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倒影,表达了一种羞怯的情感。
- 侬家少年爱游逸:我的少年时期喜欢游玩,暗示轻松的生活。
- 万里轮蹄去无迹:万里行程中没有留下痕迹,表现游子的漂泊无依。
- 朱颜未衰消息稀:美好的容颜尚未衰老,但消息却日益稀少,感慨时光流逝。
- 肠断天涯草空碧:心中惆怅,天涯草地空荡荡,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楼”与春风的结合,暗示生活的变化。
- 拟人:如“垂杨摇丝”,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楼:象征繁华与凋零,暗示人生的盛衰。
- 东风:春天的象征,传递新生与希望。
- 垂杨与莺:象征生机与春的气息,展现自然的美丽。
- 铜壶与博山:象征孤独与愁思,传递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青楼”,它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夜总会
- B. 妓院
- C. 酒吧
-
“垂杨摇丝莺乱啼”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诗中提到“铜壶滴愁更漏长”,铜壶象征了什么?
- A. 快乐
- B. 时间的流逝
- C. 美好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与戴叔伦: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但更侧重于山水与宁静,情感较为淡泊;戴叔伦则通过早春的景象,呈现了更加复杂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以上内容涵盖了《早春曲》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