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独不见》

时间: 2025-01-11 23:47:21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

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

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
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
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白话文翻译

前宫的路并不远,旧苑春天已经遍及。
玉门前看见早开的梅花,雕梁上几只燕子飞回。
身轻盈地随着舞袖而舞,香气温暖地传递着歌扇。
我自己吟唱着秋风的诗词,长久地侍奉在昭阳殿里。
谁会相信后宫的人,年年总是独自一人看不到?

注释

  • 前宫:指的是皇宫的前面。
  • 旧苑:指的是古老的园林。
  • 玉户:玉制的门,象征华贵。
  • 早梅:指早春开放的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雕梁:指雕刻精美的梁柱,多用于形容华丽的建筑。
  • 归燕:指燕子归巢,象征春天和温暖。
  • 香暖:香气和温暖,形容环境的宜人。
  • 昭阳殿:古代宫殿中的一处,常为后妃居住之地。
  • 后庭人:指后宫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宗明,号无闷,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诗歌多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独不见》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后宫的孤独,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开篇用“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带着一丝温暖和希望。接着“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梅花与燕子的结合,暗示着新的生命与期待。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则展示了宫廷生活的优雅与繁华,但随之而来的是“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的孤独与无奈,尽管身处美丽的环境,内心却感到孤寂,似乎永远无法触及心中的那份温暖与陪伴。

最后一句“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更是将孤独的感受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后宫生活的无奈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华丽背后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宫路非远:说明前宫的道路并不遥远,暗示与外界的联系。
  2. 旧苑春将遍:旧苑中的春天即将到来,暗示着新生与希望。
  3. 玉户看早梅:在华丽的玉门前欣赏早开的梅花,体现出优雅的生活。
  4. 雕梁数归燕:雕刻精美的梁上,燕子纷纷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5. 身轻逐舞袖:身轻盈地随舞袖而舞,表现出一种轻快的生活状态。
  6. 香暖传歌扇:环境的香气和温暖通过歌扇传递,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7. 自和秋风词:自己吟唱着秋风的诗句,带有一丝忧伤。
  8. 长侍昭阳殿:长时间侍奉在昭阳殿,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奈。
  9. 谁信后庭人:质疑人们对后宫生活的理解,表达孤独感。
  10. 年年独不见:年复一年地看不到陪伴,深深的孤独感显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生命的复苏进行比喻,增强诗意。
  • 对仗:如“香暖传歌扇”与“自和秋风词”的对仗,增加了音韵美。
  • 意象:梅花、燕子、舞袖等意象,富有春天的生机与孤独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后宫的孤独,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美丽与孤独并存的感情。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预示着生命的复苏。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的归属。
  • 舞袖:象征优雅与轻盈,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华丽。
  • 昭阳殿:象征着后宫的生活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苑”指的是什么? A. 新建的园林
    B. 古老的园林
    C. 人工湖

  2. “香暖传歌扇”中的“香暖”指的是什么? A. 甜美的食物
    B. 舒适的环境
    C. 温暖的气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表达的方式更为豪放,强调自我抒发。
  • 《长恨歌》: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去的痛苦,主题更为深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戴叔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