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27 04:2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作者: 刘过 〔宋代〕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
片片点苍苔。能得几时好,
追赏莫徘徊。
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
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还有多少呢?青梅的密叶已经长成。
太阳高照,花儿都显得困倦,海棠花在温暖的春风里想必都要盛开了。
不惜把春衣典尽,只怕春光一去不复返,
满地的苍苔点缀着。能有几时的美好,
赏玩时光请不要徘徊。
雨中飘落红花,春风换来了翠绿,令人苦苦催促。
人生应当寻乐,痛饮一杯也不必推辞。
坐下来便畅谈风月,醉了就尽情沉睡在芳草之间,
醒来之后也是一种美好。
湖上的新亭真好,怎么还有什么事情没来过呢?
注释:
- 春事:春天的景色。
- 密叶著青梅:密密的青梅叶子已经长成。
- 日高花困:太阳升高,花儿似乎有些疲倦。
- 片片点苍苔:地上满是苍苔,点缀着春天的气息。
- 追赏:欣赏、赏玩。
- 高谈风月:谈论诗词歌赋和月亮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约1060年-约1129年),字季裕,号千里,南宋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优雅而著称,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与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享乐主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描写春天与人生哲学的诗。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头以“春事能几许”引入,表现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紧接着描绘了春花海棠的缤纷与青梅的成长,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中提到“不惜春衣典尽”,更是强调了人生如春光般短暂,应该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
后半部分则转向人生哲学,强调“人生行乐”,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记得放松自己、享受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种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事能几许:对春天景色的追问,暗示春天的短暂。
- 密叶著青梅:描绘青梅树上密密的叶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 日高花困:太阳已高,花儿似乎因阳光而困倦,表现春天的温暖。
- 不惜春衣典尽:愿意花光所有的春衣,表明对春光的珍惜。
- 片片点苍苔:地上苍苔的意象,暗示时间流逝后的留痕。
- 能得几时好:质问美好的时光能有几多,喻示人生的无常。
- 追赏莫徘徊:建议珍惜当下,不必犹豫。
- 人生行乐:强调生活的乐趣。
- 醉则恣眠芳草:醉酒后沉睡在芳草中,展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 湖上新亭好:描绘湖上的新亭,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事”比喻春天的美好时光。
- 拟人:花儿“困”,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雨飘红,风换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递出一种享受人生、珍惜时光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青梅:象征年轻与纯真。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娇柔。
- 苍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湖上新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事能几许”中的“春事”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天气
- B. 春天的景色
- C. 春天的活动
-
诗中提到的“醉则恣眠芳草”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享受生活
- B. 忧伤与怀念
- C. 忍耐与坚持
-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强调了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珍惜当下
- C. 对过往的追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是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享乐与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刘过《水调歌头》与苏轼《水调歌头》的对比:两者均探讨人生的乐趣与短暂,但刘过更偏重于春天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具哲理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过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