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华寺壁》

时间: 2025-02-04 15:30:34

青事梅边动,荒江信马行。

久穷知远举,多瘦怯衣轻。

今日龙华寺,昔时黄姥城。

废兴吾已解,一醉万缘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事梅边动,荒江信马行。
久穷知远举,多瘦怯衣轻。
今日龙华寺,昔时黄姥城。
废兴吾已解,一醉万缘清。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事物在梅树旁轻轻摇动,荒凉的江边我随马而行。长久的贫穷让我懂得了远大的追求,身体日渐瘦弱,衣衫也显得轻薄。今天我来到龙华寺,曾经的黄姥城在我心中浮现。对于兴废之事我已释然,饮酒一醉便能清净万般烦恼。

注释:

  • 青事:青色的事物,或指年轻的事物,象征着青春和生机。
  • 荒江:荒凉的江河,象征孤寂和流浪。
  • 久穷: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 信马行:随意骑马而行,形容一种随性而为的状态。
  • 衣轻:衣服轻薄,暗示身体虚弱或生活简朴。
  • 龙华寺:指的是一座寺庙,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 黄姥城:可能指的是昔日的繁华,如今已成废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废兴:指的是事物的兴起与衰退,反映人生无常。
  • 一醉万缘清:借酒消愁,表示对世事的豁达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梦阮,号冷香亭,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社会动荡。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历史的变迁后,回到龙华寺,反思过往,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

诗歌鉴赏:

刘过的《题龙华寺壁》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开篇“青事梅边动,荒江信马行”以青梅动和荒江行来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流浪,体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对自由的向往。而“久穷知远举,多瘦怯衣轻”则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因生活的困苦而逐渐领悟人生的深刻道理,身体的瘦弱也反映了他精神上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今日龙华寺,昔时黄姥城”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记忆的交织,龙华寺代表着内心的宁静,而黄姥城则是曾经繁华的象征,诗人在此对比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一醉万缘清”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用饮酒来释怀,表达出一种超然与豁达的人生态度,表明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释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事梅边动:描绘春天梅花旁的生机,象征青春的活力。
  2. 荒江信马行:表现诗人随意的生活状态,心境的放松。
  3. 久穷知远举:反映长期贫困的经历,让诗人更懂得追求远大理想。
  4. 多瘦怯衣轻:身体虚弱,衣服轻薄,象征生活的简朴与艰辛。
  5. 今日龙华寺:诗人来到宁静的寺庙,寻求内心的平静。
  6. 昔时黄姥城:回忆昔日的繁华,感叹历史的变迁。
  7. 废兴吾已解:对兴衰变化的豁达理解,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认知。
  8. 一醉万缘清:借酒消愁,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洒脱与释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今日龙华寺”与“昔时黄姥城”的对比,揭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比喻:用“信马行”比喻诗人心态的随性与洒脱。
  • 象征:梅花、荒江、龙华寺等意象象征着不同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平静,强调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诗人选择以酒解忧,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豁达与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青春,代表生命的希望。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孤独的旅程。
  • :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 :象征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事”指的是什么?

    • A. 青色的事情
    • B. 年轻的事物
    • C. 青梅
    • D. 以上皆是
  2. “今日龙华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怀旧
    • B. 宁静
    • C. 绝望
    • D. 愤怒
  3. “一醉万缘清”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酒的美好
    • C. 对世事的豁达
    •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刘过《题龙华寺壁》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刘过更为沉稳,李白则显得豪放。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刘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