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蕲口阻风务官点税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涨行无路,西风又打头。
颇闻商妇怨,自作贾胡愁。
(下缺四句二十字)
白话文翻译:
江水上涨,行路无门,西风又迎面吹来。
听说商妇们在怨叹,自己做生意却又心生忧愁。
注释:
- 江涨:江水上涨,形容洪水泛滥的情景。
- 行无路:行路无门,指由于江水上涨,行人无法过河。
- 西风:秋天的风,常常带来萧瑟的感觉。
- 商妇:卖货的妇女,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女性。
- 贾胡愁:贾,做生意;胡,烦恼。意为商妇因生意不顺而愁苦。
典故解析:
此诗反映了当时经济活动中的艰难与困苦,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下,商人的生活状态。古代商人常常面临自然环境的挑战,尤其是水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江水上涨之际,反映了南方水乡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商人生活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商妇艰难生活的同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水上涨、行路艰难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中提及的“西风”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商妇的怨叹与忧愁则直接传达出经济压力下人们的苦楚。诗人用“自作贾胡愁”表达了即使是从事商业活动,也无法逃避生活的重压,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刻关怀与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涨行无路”:描绘了因江水上涨造成的行路困难,反映出自然的威胁。
- “西风又打头”:西风象征着秋季的到来,预示着冷清与困境的加剧。
- “颇闻商妇怨”:通过对商妇的怨言,反映出社会的经济压力。
- “自作贾胡愁”:指出即使是主动从事商业的人,也因种种原因而感到苦恼。
-
修辞手法:
- 对仗:“江涨行无路”与“西风又打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将西风拟人化,赋予它打头的行为,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与商人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关心,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现实。
意象分析:
- 江: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情,反映了人们的无奈。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也暗示了生活的困苦。
- 商妇:代表了为生存而奔波的人们,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 A. 雨
- B. 江水上涨
- C. 霜
- 诗中“商妇”最可能指的是?
- A. 农妇
- B. 卖货的女性
- C. 读书的女子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商人生活的关注
- C. 描写秋天的风景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社会动荡中的百姓苦难。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
诗词对比:
- “江涨行无路”与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的意象对比,都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难生活,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影响,后者则着重于社会的冷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戴复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