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时间: 2025-01-24 21:09:53

行并焦湖试问涂,何如震泽占姑苏。

提壶聒聒劝谁饮,我不知君渠自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并焦湖试问涂,何如震泽占姑苏。
提壶聒聒劝谁饮,我不知君渠自呼。

白话文翻译

在焦湖旁行走,试问路途如何,
与震泽相比,姑苏又如何。
提着壶,喧闹地劝谁来喝,
我却不知道你在自言自语。

注释

  • 行并:行走的意思,可能指行走在一起或并行。
  • 焦湖:具体指湖泊的名称,焦湖在古时可能是一个著名的水域。
  • :路途或道路。
  • 震泽:震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因地理位置可能重要。
  • 姑苏:古代苏州的地名,以水乡著称。
  • 提壶:提着水壶,表示盛水或饮酒的动作。
  • 聒聒:形容声音大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喧闹。
  • :劝说、劝饮。
  • 自呼:自言自语,可能指独自说话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具体生平不详,但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而闻名。王之道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是王之道在与友人孔纯老的交流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作为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在行走中对两地的比较和对饮酒的调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行走在焦湖边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路途的提问,引发对姑苏和震泽两个地方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慨。诗中“提壶聒聒劝谁饮”的描写,既是对饮酒文化的细腻刻画,也反映出一种与友人相聚中的幽默感。诗人模糊了对话对象“君渠”的身份,似乎在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或是自我内心的独白。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不仅展示了对饮酒的热情,也反映了在行旅中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游历中的情感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并焦湖试问涂:在焦湖边行走时,问路途的情况,暗示对旅行的不确定感。
  • 何如震泽占姑苏:问焦湖的景色与震泽相比如何,表现出对两个地方的好奇与比较。
  • 提壶聒聒劝谁饮:提着壶,声音响亮地劝说谁来喝酒,展现出一种热情的社交场景。
  • 我不知君渠自呼:我不知道你在自言自语,表现出一种对话的疏离和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行并焦湖”和“何如震泽”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呼”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行旅比作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焦湖、震泽和姑苏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在行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友人交流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焦湖: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 震泽:代表古代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积淀。
  • 姑苏:象征繁华和人际交往的场所。
  • 提壶:象征生活中的乐趣和社交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什么?

    • A) 焦湖和震泽
    • B) 焦湖和姑苏
    • C) 震泽和姑苏
    • D) 焦湖、震泽和姑苏
  2. “提壶聒聒劝谁饮”中“聒聒”形容的是?

    • A) 喧闹的声音
    • B) 清脆的声音
    • C) 悲伤的声音
    • D) 低沉的声音
  3. 诗中“我不知君渠自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关心
    • B) 对孤独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酒的渴望

答案

  1. B) 焦湖和姑苏
  2. A) 喧闹的声音
  3. B) 对孤独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道的《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展现了行旅中的孤独与思考,但李白的诗歌更为豪放,情感表现更加极致;而王之道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讽刺与幽默。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却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