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潘司马别业
作者: 周瑀〔唐代〕
门对青山近,
汀牵绿草长。
寒深包晚橘,
风紧落垂杨。
湖畔闻渔唱,
天边数雁行。
萧然有高士,
清思满书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居住的门前正对着青山,山近在咫尺,溪边长满了青草。寒意深沉,傍晚时分的橘子树被寒气包围,微风吹动,垂杨柳树的枝条摇曳不定。湖边传来渔夫的歌声,天边有几只大雁在飞行。这里有位高士,心境清幽,书房内充满了清雅的思考。
注释:
- 门对青山近:门前正对着青山,意指环境清幽。
- 汀牵绿草长:汀,指水边的沙洲。这里形容水边的青草生长得很茂盛。
- 寒深包晚橘:寒气渐深,傍晚的橘子树在寒气中显得更加沉寂。
- 风紧落垂杨:微风吹动下,垂杨柳的枝条随风摇摆。
- 湖畔闻渔唱:湖边传来渔夫唱歌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天边数雁行:天边飞来几只大雁,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 萧然有高士:高士,指品德高尚的人;萧然,形容清幽寂静。
- 清思满书堂:书房中充满了清雅深远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写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隐居之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及清幽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潘司马别业》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优美。开篇“门对青山近”,简洁有力地引入了诗的主题,表现出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的关系。接下来的“汀牵绿草长”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
“寒深包晚橘,风紧落垂杨”两句,展现出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寒意的加深与晚景的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湖边的渔唱与天边的雁行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动态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不仅仅是静谧的,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萧然有高士,清思满书堂”,则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至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高士的清高与淡泊,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清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对青山近:诗人居所环境优越,青山环绕,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 汀牵绿草长:水边的草木繁茂,生机盎然,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寒深包晚橘:傍晚的寒意加深,橘子树在寒气中显得更加静谧。
- 风紧落垂杨:风吹动垂杨柳,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灵动。
- 湖畔闻渔唱:渔夫的歌声回荡在湖边,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天边数雁行:天边飞行的大雁,象征着自然的自由与洒脱。
- 萧然有高士:高士的存在,暗示着理想人格的追求。
- 清思满书堂:书房中充满了清雅的思考,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深包晚橘,风紧落垂杨”,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绿草、橘子、垂杨等自然意象相互交融,营造出宁静的田园氛围。
- 比喻: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清雅、宁静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坚韧。
- 绿草:代表生机与活力。
- 晚橘:象征着温暖与丰收。
- 垂杨:常用来表现柔美与灵动。
- 渔唱:代表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快乐。
- 雁行:象征着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什么? A. 品德高尚的人
B. 渔夫
C. 商人
答案:A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B -
“寒深包晚橘”中“寒”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热
B. 冷
C. 温暖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潘司马别业》的诗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