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桂花)》

时间: 2025-02-04 16:22:55

喜人眉心黄点莹。

珠佩玲珑透影。

风露萧萧冷。

梦回月窟香成阵。

秋后情怀君莫问。

拚了因他瘦损。

不似寻常韵。

细看没处安排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分飞(桂花)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喜人眉心黄点莹。
珠佩玲珑透影。
风露萧萧冷。
梦回月窟香成阵。
秋后情怀君莫问。
拚了因他瘦损。
不似寻常韵。
细看没处安排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细腻的情感,表现出对桂花的喜爱与思念。诗中的“喜人”指的是那闪烁的桂花,仿佛装点在眉心;“珠佩玲珑”则形容桂花的精致;随着秋风的吹拂,凉意袭来,令人回想起梦中的月光和香气。诗人感叹自己的情感深重,无法言表,似乎因为对桂花的思念而消瘦,感情上又显得格外不寻常,最后又无处宣泄心中的烦闷。


注释

  • 眉心黄点莹:形容桂花的颜色如点缀在人的眉心,黄而明亮。
  • 珠佩玲珑:珠子和佩饰都非常精致,透出的影子显得玲珑剔透。
  • 萧萧冷:描述秋风和露水的寒冷。
  • 月窟香成阵:梦中回到月亮的洞窟,香气弥漫成阵。
  • 情怀君莫问:希望对方不要询问自己内心的情感。
  • 拚了因他瘦损:因思念桂花而身心憔悴。
  • 不似寻常韵: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众不同。
  • 没处安排闷:心中烦闷无处发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端节,字子文,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情怀。


诗歌鉴赏

《惜分飞(桂花)》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柔情的作品。诗人在开篇便以“喜人眉心黄点莹”引出主题,给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桂花的美与珠佩的玲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细腻的对照,这不仅展示了桂花的外在美,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

“风露萧萧冷”一句,瞬间转变了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这正是对桂花盛开时节的深切怀念。梦回月窟,隐喻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香气成阵则强调了桂花的芬芳与那份浓厚的情感。

后半部分,诗人直言“情怀君莫问”,似乎在对读者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因思念而消瘦,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桂花的细致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喜人眉心黄点莹:描绘桂花的美丽,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
  • 珠佩玲珑透影:通过细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向往。
  • 风露萧萧冷:带出秋天的清冷感,形成情感的对比。
  • 梦回月窟香成阵:梦境与现实交错,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 秋后情怀君莫问:情感的隐秘与复杂,增强了诗的深度。
  • 拚了因他瘦损:思念的痛苦,展现了情感的煎熬。
  • 不似寻常韵:强调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个性。
  • 细看没处安排闷:表现心中无奈的烦闷,情感的无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比作珠子,突显其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对仗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对桂花的喜爱与思念,表现了秋天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美好、纯洁的情感。
  • :象征成熟与思念,带有淡淡的忧伤。
  • 珠佩:象征精致与美丽,反映对美的追求。
  • :象征对过去美好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喜人眉心黄点莹”中“黄点”指的是什么?

    • A. 桂花
    • B. 明月
    • C. 珍珠
  2. “风露萧萧冷”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气氛?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人希望“君莫问”是出于哪种情感?

    • A. 开心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写秋天的情感,但更强调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 《月夜忆舍弟》: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而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