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时间: 2025-02-04 16:3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作者:刘辰翁
匆匆和韵,寄长须去,傥以可教则教之。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佛以四月八生,见明星悟道曰奇哉,即左传星陨如雨之夕也。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余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公开禧丁卯生,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相望二十六岁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匆匆的岁月中,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过往的追忆。他希望能够教导年轻人一些道理,讲述自己在漫漫人生路上所见所闻。诗中提到的“少微星小”,暗指微小的星星,象征着渺小的存在。夜晚的宋都如同下雨般的繁华,诗人感慨于四月八日的佛诞,回忆起曾经的经历和预兆。诗人看到星辰的变化,忍不住感叹亡国之余的民生苦难,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们的无奈。骑马听晨鸡鸣叫,感到无比的孤寂,梦中回到南方的枝头,似乎在追忆往昔。洛社的耆英们,行走间展现出真实的本色,令人发笑。最后提到自己与友人相识的经历,回望过去的岁月。
注释
- 匆匆和韵:表示时间的匆忙与韵律的结合。
- 寄长须去:希望能将所学传授给后人。
- 少微星小:暗含微小、渺小的星辰,象征着渺小的生命。
- 抚剑气横空:抚摸剑的气势横贯空中,表现出豪情。
- 甲申聚五星照:指甲申年聚集的五颗星星,象征吉兆。
- 霜桥晓:形容清晨霜冻的桥梁,象征寂静的清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百字令》是在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中创作而成,反映了对国家、民生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诗歌鉴赏
《百字令》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匆匆”和“寄长须去”的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无情与人们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间的宝贵,更使得诗人对未来的希望显得格外珍贵。
诗中提到的“少微星小”,不仅是对微小存在的感叹,更是对自身渺小的自省。诗人的抚剑动作,暗示着他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夜晚的宋都如同繁星般璀璨,象征着无尽的机遇与可能。诗歌通过历史的回忆,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尤其是“亡国余民”的描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苦难与民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由时间、空间的变化构成,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最终,诗人以“与公试数”收尾,带有一种对命运的豁达和无奈,展现出一种更为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匆匆和韵:时间匆匆,韵律和谐,暗示生活的节奏与美感。
- 寄长须去:希望能够传授自己的学识与经验,表达对教育的重视。
- 少微星小:微小的星星隐喻人生的渺小与艰难。
- 抚剑气横空:英雄气概与追求的象征,显示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 夜来宋都如雨:描绘宋都繁华的夜景,象征着文化的兴盛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桥晓”来描绘清晨的宁静,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星:象征希望与启迪。
- 剑:代表勇气与理想。
- 霜桥:象征清冷与孤寂,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百字令》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辰翁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少微星小”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渺小与艰难
- C. 明亮
- D. 喜悦
-
诗中“与公试数”表达了什么?
- A. 对命运的无奈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通过词人对明月的描绘,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与《百字令》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两者都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