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纪梦 家铉翁 〔宋代〕 何年沧海变桑田,绛阙琼宫尚俨然。留得瀛州人在境,故应犹有地行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何时沧海变成了桑田,那红色的宫阙和琼玉般的宫殿依然庄严地存在。留下了瀛洲的人在这个境界中,因此应该还有在地上行走的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 绛阙琼宫:指华丽的宫殿。
- 俨然:庄严的样子。
- 瀛州人:指仙人或隐士。
- 地行仙:在地上行走的仙人。
典故解析:
- 沧海桑田:出自《神仙传》,形容时间久远,世事变迁。
- 瀛州: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梦中见到仙境后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沧海变桑田”的比喻,展现了世事变迁的巨大和不可预测性。诗中的“绛阙琼宫”和“瀛州人”构建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一句“故应犹有地行仙”则暗示了即使在现实世界中,也可能存在着超凡脱俗的存在,体现了作者对仙境的持续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年沧海变桑田:开篇即提出一个关于时间变迁的深刻问题,引发读者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 绛阙琼宫尚俨然:描绘了一个华丽而庄严的仙境,与前句形成对比,强调即使在世事变迁中,某些美好依然存在。
- 留得瀛州人在境:继续描绘仙境中的人物,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 故应犹有地行仙:结尾提出一个可能性,即在现实世界中也可能存在仙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沧海变桑田”来比喻世事变迁。
- 描绘:通过“绛阙琼宫”和“瀛州人”等词汇,构建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桑田:象征世事变迁。
- 绛阙琼宫:象征华丽而庄严的仙境。
- 瀛州人:象征仙人或隐士。
- 地行仙:象征超凡脱俗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沧海变桑田”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世事变迁 C. 自然灾害 D. 人生无常
-
“绛阙琼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宫殿 B. 仙境 C. 历史遗迹 D. 梦境
-
诗的最后一句“故应犹有地行仙”暗示了什么? A. 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仙人 B. 仙人只在梦中出现 C. 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仙人 D. 仙人只在仙境中存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描绘了梦境中的仙境,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家铉翁的《纪梦》与李白的诗作都描绘了仙境,但家铉翁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神仙传》:了解“沧海桑田”的典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