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 古堡》
时间: 2025-01-25 18:1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池春 古堡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绕郭垂杨,千载胡尘今绝。
烈风湮亭轩楼阙。
翠烟垄亩,任山禽浮没。
瘗黄沙几多寒骨。
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
燕来归系巢庭樾。
伽蓝钟磬,一声声渐歇。
但神鸦向人呵咄。
白话文翻译:
围绕着城郭的垂杨,经历千年,胡人的尘埃如今已然绝迹。
狂风掩没了亭台楼阁。
翠绿的烟雾在田垄间弥漫,任由山间的鸟儿浮沉。
埋藏在黄沙中的寒骨,究竟有多少呢?
荒废的城墙,衰败的野草,正值王春的正月。
燕子归来了,停在庭院的树荫上筑巢。
伽蓝的钟声渐渐消歇,一声声缥缈。
唯有那神鸦对人发出呵斥。
注释:
字词注释:
- 郭:城郭,指城市的周边。
- 胡尘:指外族(胡人)入侵留下的痕迹或影响。
- 烈风:指强烈的风。
- 亭轩:指楼台和亭子。
- 翠烟:青翠的烟雾,形容景色的朦胧。
- 瘗:埋葬。
- 寒骨:指埋在地下的尸骨。
- 危垣:高耸的城墙。
- 王春:指春天的开始。
- 伽蓝:佛教寺院的名称。
- 钟磬:寺院中撞响的钟和磬。
典故解析:
- 燕来归系巢:燕子每年春天归来筑巢的习性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规律。
- 神鸦:指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对人类的警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生于当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作品常常融汇传统与现代,注重情感表达与自然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处古老的堡垒遗址上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古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谢池春 古堡》通过描绘古堡的环境,展现了一种寂静而苍凉的美感。诗的开头以“绕郭垂杨”引入,营造出一种围绕古堡的生动景象,透过千载的历史,胡人的尘埃已然消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接下来,诗人用“烈风湮亭轩楼阙”展示了古堡的荒凉,强烈的风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如今的孤寂。
诗中“翠烟垄亩,任山禽浮没”描绘出了一幅自然的画卷,青烟缭绕,鸟儿在山间游荡,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似乎在与遗存的历史对话。而“瘗黄沙几多寒骨”则带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隐喻着古堡曾经的沧桑和埋藏在这里的无数故事。
“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一句,时序的转换与自然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古堡虽衰败却依然见证着春天的回归。最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伽蓝钟磬,一声声渐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宁静与孤独,“神鸦向人呵咄”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对过往的珍视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引导读者在诗人的情感中共鸣,感悟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郭垂杨,千载胡尘今绝:描绘城郭周围的垂杨,暗示历史的变迁与外族的影响已消散。
- 烈风湮亭轩楼阙:描写风的狂暴,掩盖了昔日的繁华,突显了荒凉的氛围。
- 翠烟垄亩,任山禽浮没: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宁静与生机。
- 瘗黄沙几多寒骨:历史的沉重感,反映出古堡的沧桑与记忆。
- 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时序的变化,古堡的衰败与春天的复苏形成对比。
- 燕来归系巢庭樾:燕子的归来,象征生命的延续。
- 伽蓝钟磬,一声声渐歇:寺院的钟声渐渐消失,增添宁静的气氛。
- 但神鸦向人呵咄:神鸦的呵斥,带来神秘感与警示。
修辞手法:
- 对比:古堡的衰败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燕子的归来和神鸦的呵咄,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意象:通过“垂杨”、“黄沙”、“钟磬”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堡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胡尘:代表外族入侵的历史痕迹。
- 烈风: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变迁。
- 寒骨:隐喻历史的沉重与逝去的灵魂。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绕郭垂杨”中的“郭”指的是什么? A. 田野
B. 城郭
C. 山川
D. 河流 -
诗中提到的“胡尘”主要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外族入侵的痕迹
C. 农田的尘土
D. 风沙 -
“危垣衰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机勃勃
B. 生命的轮回
C. 伤感与孤独
D. 欢乐与宁静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展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感。
- 《春望》则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