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篇》
时间: 2025-01-10 23:05: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白虎嘷,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齧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
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
熟坠存虚房,瘦敛由失薅。
西吹几万里,乃起东海涛。
衡舂困龟鱼,白沫丘岳高。
原扬烂屋茅,岸裂枞船篙。
贫门易藉,远游难撑操。
驱云失巫宫,迸雨入楚壕。
搅空神兵发,穿窟乖龙逃。
唯恐五色石,女娲补不牢。
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常娥近天箕,学簸不学溞。
欲使糠秕尽,撼死千岁桃。
王母不敢诉,倚日黄人豪。
自与穆天子,终朝醉酕醄。
后得汉武帝,述以再种劳。
因之来横汾,作辞心切忉。
白话文翻译:
秋风如猛兽在吼叫,长庚星的光芒犹如刀锋。
水源开始缩小,树木的根部潜藏着油脂。
啄食的鸟儿已长出细密的羽毛,啃食干枯的树木都竖起了毛发。
鬼魂在竹篱的顶部哀嚎,月黑如同朋友一样。
小孩们不必畏惧这样的声音,一切只是偶然碰到破管的噪音。
挂着青红的果实,剖开皱褶的刺。
熟透的果实掉落在空房中,瘦弱的身影在失去中收敛。
西风吹了几万里,东海的波涛应声而起。
打磨的器物困扰着龟鱼,白沫在高山丘陵上翻涌。
原野上破烂的房屋茅草,河岸裂开了枞木的小船。
贫穷的家门容易借住,远行的路途难以撑持。
驱散云雾失去了巫宫,暴雨涌入楚国的壕沟。
搅动天空神兵发怒,穿越洞穴的乖龙逃跑。
唯恐五色石无法被女娲补全,
摇摆失落在西北,赤子心怀何其苦闷。
常娥靠近天上的箕,学习如何筛选而不学习如何漂浮。
欲使糠秕尽,震撼千年的桃树。
王母不敢诉说,倚靠着日头的黄人豪。
自和穆天子,整天陶醉于醇酒之中。
后来得到了汉武帝,述说着再种的劳苦。
因此来到横汾,作辞之心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虎嘷:白虎是一种神兽,“嘷”是吼叫的意思,象征秋风的猛烈。
- 长庚:指金星,古代称为“长庚星”,在夜空中发出明光。
- 龟鱼:古代指一种鱼类,可能指代某种困境。
- 女娲:中国神话中的女神,传说她用五色石补天。
- 常娥:月宫的女神,象征着孤独与长久的存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女娲补天”是古代神话,女娲用五色石修补天空的故事,象征着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母不敢诉”暗指王母娘娘的权威与无奈,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秋风篇》作于宋代,正值梅尧臣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之际,诗中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与自然的观察。
诗歌鉴赏:
《秋风篇》通过描绘秋风的猛烈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便以“秋风白虎嘷”引入,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诗中对秋天的描写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更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细致入微的自然描绘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特别是关于贫困与远行的困顿,揭示了社会的艰辛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末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并通过自我与古人对比,表达了对人世浮华的抨击与对长生的渴望。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之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白虎嘷”描绘了秋风的猛烈,如同猛兽一般,给人带来压迫感。
- “水源缩窍穴”暗示着秋季干燥,水源渐小,象征生命的脆弱。
- “啄实已细毳,齧枯皆竖毛”描写鸟类的生存状态,体现了自然界的艰难。
- “鬼啼竹篱梢”表现了秋夜的凄凉与孤独。
- “西吹几万里”表达了大自然的广阔和秋风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白虎”,增强了气氛的紧迫感。
- 拟人:如“鬼啼竹篱梢”,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社会与历史的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变化与无常。
- 鬼啼:象征孤独与恐惧。
- 五色石:象征希望与修补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虎”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凶猛的秋风
- C. 幸福
-
“水源缩窍穴”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 A. 生命的脆弱
- B. 自然的丰盈
- C. 欢快的歌声
-
诗中提到的“女娲”是谁?
- A. 诗人
- B.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C. 历史人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秋词》:李白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的秋天描写,梅尧臣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苦难,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梅尧臣的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