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41:24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至二首
作者: 陈与义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慨。年轻时意气风发,老去时却失去了许多。冬至时闭门不出,随着日子的延长,似乎又增添了几颗珠子。北风呼啸,鸿雁南飞,寒冷的节令使人倍感凄凉。戴着乌帽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在家中度过七天的冬至,炉火在石炉中炖得正旺,书本在榻上乱七八糟。这样的时光只能自我陶醉,却无法寄托对他人的关切。

注释:

  • 意气:指年轻时的豪情和志气。
  • 添数珠:冬至日长,象征着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增长。
  • 不贷节:北风不容许节令的缓和,暗示着严冬的无情。
  • 乌帽:指黑色的帽子,常用以代表冬季的寒冷。
  • 七日守屋庐:指在家中度过冬至的七天,表达了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 撩乱:形容书籍杂乱无序的状态。
  • 自怡悦:自得其乐,表达内心的满足感。
  • 寄张扶:无法依靠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生年不详—约1120年),字履善,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山水诗、咏史诗颇具成就,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诗作于冬至时节,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白昼开始逐渐变长,暗含生机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诗,表达对人生旅程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冬至二首》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直接点明主题,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与老年后的失落感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不仅反映了生命的自然规律,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则通过冬至这一特定时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光阴的流逝,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一联中,北风的严酷与鸿雁的南飞映照出自然的冷酷与生命的脆弱,情感愈发深沉。最后几句“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则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尽管外界寒冷无情,他却在炉火中找到了片刻的温暖与宁静。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对比年轻的理想与年老的无奈。
  •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闭门不出,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冬天的寒风与迁徙的鸿雁,表达人生的无常。
  •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即使戴上帽子抵御寒冷,孤独的生活依然存在。
  •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在温暖的炉火旁,书籍杂乱无序,象征内心的闲适与思索。
  •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自得其乐,却无法依靠他人,表现一种孤独的哲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少年”与“老去”进行对比,加深了主题的反思。
  • 象征:冬至与鸿雁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拟人:北风的“贷节”让自然现象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变迁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与理想。
  • 冬至:象征时间的周期与生命的延续。
  • 北风:象征寒冷与无情。
  • 鸿雁:象征迁移与生命的流动。
  • 石炉:象征温暖的家庭生活。
  • :象征知识与内心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陈与义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冬至”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生机
    • C. 迷茫
    • D. 绝望
  3.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老年的无奈
    • C. 对时光的感慨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陆游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同样反映了冬天的宁静与内心的思考,但更强调了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承。
  • 李白的《静夜思》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意象更为清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选编与注释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
  • 《陈与义研究》 - 文学评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