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钱唐邑长高秘校》

时间: 2025-04-27 08:14:00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

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

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

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钱唐邑长高秘校
林逋 〔宋代〕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
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
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
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几万户人家环绕的山水之间,做官的人少有古雅之风。
疏落的帘子在衙门里卷起画轴,曲折的栏杆让我在竹风中静坐。
唯有那些公文簿书多是世俗之事,自我欣赏琴酒却未妨碍公事。
不费力气地走出城郭很近,轻轻划船绕湖去寻觅佛宫。


注释:

字词注释:

  • 几万:形容数量多,这里指代众多的人家。
  • 为官:指做官的生活。
  • 古雅:古朴雅致,形容风格高雅。
  • 疏帘:稀疏的帘子。
  • :官府,衙门。
  • 卷花轴:指卷起的画轴。
  • 曲槛:形容栏杆或平台弯曲的样子。
  • :倚靠。
  • 竹风:竹子间的风声,形容环境宁静。
  • 唯道:只是说。
  • 多傍俗:多是世俗的事情。
  • 自怜:自我怜惜。
  • 未妨公:并没有妨碍公事。
  • 等闲:轻易。
  • 呵出郭门:轻松地走出城门。
  • 轻棹:轻轻地划桨。
  • 寻佛宫:寻找佛教的寺庙。

典故解析:
“佛宫”可以看作是寻求心灵宁静和超脱世俗的一种象征,反映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逸,号清闲居士,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担任地方官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清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事务的超脱态度。


诗歌鉴赏:

《赠钱唐邑长高秘校》是一首表现作者高洁情怀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山水环境的描绘,显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几万人家山水中”,描绘出繁华却又喧嚣的人间,紧接着“为官古雅少人同”,表达了林逋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创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表明其内心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里的“竹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后两句“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无奈与坦然,他自怜琴酒,虽然身处世俗,却心向清雅,未曾妨碍公事。最后的“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则表明了他渴望远离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情。

整首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淡泊明志、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万人家山水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繁华与喧嚣。
  2. 为官古雅少人同: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渴望高雅。
  3. 疏帘衙退卷花轴:描写衙门内部环境的闲适。
  4. 曲槛客来凭竹风:表达与自然相伴的宁静。
  5. 唯道簿书多傍俗:指出世俗事务的繁杂。
  6. 自怜琴酒未妨公:表现诗人对清雅生活的珍惜。
  7. 等闲呵出郭门近:表达对外界的渴望。
  8. 轻棹绕湖寻佛宫:最终寻求精神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山水,强调内心的渴望。
  • 拟人:竹风的描绘让自然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渴望脱离世俗,追求高雅与自然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和清静。
  • 疏帘:表示闲适的生活状态。
  • 竹风:象征宁静和自然。
  • 琴酒:代表高雅的生活方式。
  • 佛宫:象征精神寄托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林逋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唯道簿书多傍俗”中“道”的意思是:
    A. 方式
    B. 道理
    C. 说
    D. 道路

  3. 诗中提到的“轻棹绕湖寻佛宫”意在表达什么?
    A. 寻找财富
    B. 追求宁静
    C. 办公事务
    D. 旅游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林逋的《赠钱唐邑长高秘校》与李白的《月夜思》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而情感丰富,而林逋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逋诗文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赠钱唐邑长高秘校》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