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
时间: 2025-04-27 14:4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积堪荐寝园无。
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玭珠。
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白话文翻译:
尽管时节相同,但气候却大不相同,园子里没有适合的果实来推荐。
桃子充盈着凤求凰的餐桌,谁允许黄莺在五湖中偷食呢?
苦笋恐怕难以比拟象牙匕首的珍贵,酪浆也再没有闪耀的玭珠了。
金銮殿年年赐予恩宠,我忍不住泪水,仰望天空怀念帝都。
注释:
- 气候殊:天气不同。
- 寝园:指安静的园子,通常指私家园林。
- 合充:可以充足。
- 凤食:比喻美味佳肴,凤是传说中的鸟,象征高贵。
- 莺偷:指黄莺在这里偷取食物,带有调侃意味。
- 象匕:象牙做的匕首,象征珍贵。
- 酪浆:一种乳制品,质地细腻。
- 莹玭珠:是指光亮如珠的美好食物或物品。
- 金銮:指皇宫。
- 忆帝都:怀念过去的帝都,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65—约825),字仲明,号东坡,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七言诗,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清新而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的流亡生涯之中,因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而作。通过描写桃子的稀少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时节与气候的不同,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惆怅。开头两句便以“时节虽同气候殊”开篇,既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喻了个人境遇的悲凉。桃子作为美味的象征,却因“合充凤食留三岛”而显得尤为珍贵,反映出在繁华背后,潜藏着一种对美好事物日渐稀缺的无奈感。接下来的“谁许莺偷过五湖”则是一种对现实的嘲讽,传达了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但又不得其门而入。
“苦笋恐难同象匕”以苦笋与象匕的对比,表达了对美食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珍贵事物的稀缺。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在金銮殿中年年接受恩宠,却无法抑制对故都的思念,流露出浓重的乡愁与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节虽同气候殊:表面上看似季节相同,然而气候却截然不同,暗示生活的不如意。
- 不积堪荐寝园无:园中没有可供推荐的美味,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失落感。
- 合充凤食留三岛:桃子充盈着高贵的宴席,暗示着奢华与珍贵的事物。
- 谁许莺偷过五湖:用黄莺偷食作为隐喻,反映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
- 苦笋恐难同象匕:苦笋和象匕的对比,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珍贵事物的稀缺。
- 酪浆无复莹玭珠:质地精致的食物已不复存在,表达对美好的怀念。
- 金銮岁岁长宣赐:年年在皇宫中接受恩赐,暗示地位与荣耀的孤独。
- 忍泪看天忆帝都:仰望天空流泪,怀念往日的帝都,流露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桃子与其他食物的珍贵,反映生活的艰辛。
- 比喻:以“凤食”比喻美味佳肴,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黄莺偷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调侃,给人以生动的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传达了对人生苦短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子:象征着美好与丰收,带有怀旧的色彩。
- 凤:象征着高贵与奢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
- 莺:象征着自由与快乐,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苦笋: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珍贵事物的稀缺。
- 金銮: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反映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食”指的是: A) 一种食物
B) 高贵的宴席
C) 日常饮食 -
“金銮岁岁长宣赐”中“金銮”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皇宫
C) 乡村 -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忘记
B) 怀念
C) 轻视
答案:
- B) 高贵的宴席
- B) 皇宫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裘怀》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家庭与兄弟的情感。
- 李白的《夜泊牛裘怀》: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注重个体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