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庆基叔德上犹二绝
六十慈亲路一千,
郎君归省又何年。
赠行句子真聊尔,
且折垂杨当赠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六十岁的慈祥父母,走了一千里路,
郎君你何年才能回来探望?
赠送的行句真是无聊,
不如折一枝垂杨作为赠别的鞭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慈亲:慈祥的父母。
- 郎君: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 省:探望、回家。
- 赠行:送行的诗句。
- 聊尔:无聊、空泛。
- 垂杨:垂柳,象征离别。
典故解析:
- 垂杨:在古代诗歌中,柳树常常用来象征离别,折柳赠别成为一种传统。这种意象在唐诗中尤为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陆游、朱熹并称。其诗风豪放,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其与亲友的离别之际,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首句“六十慈亲路一千”通过直白的陈述,展现了父母的年迈与路途的遥远,体现了对他们的深切关心。接下来的“郎君归省又何年”则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赠行句子真聊尔”表现了诗人对形式化送别的无奈与不满,折柳赠行的传统虽有其美好寓意,但在此时却显得苍白无力。最后一句“且折垂杨当赠鞭”,更是用“垂杨”这一意象,强调了离别的伤感。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时间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十慈亲路一千:父母年近六十,走了千里路,强调了二老的辛苦与年迈。
- 郎君归省又何年:询问何时能回家探望,表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期待与忧虑。
- 赠行句子真聊尔:对传统赠行诗句的否定,认为这种形式缺乏真情。
- 且折垂杨当赠鞭:用折柳作为离别的象征,表达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利用“垂杨”作为离别的象征,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亲情为主线,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亲情的宝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慈亲:象征温暖、关爱。
- 垂杨:象征离别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万里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
“六十慈亲路一千”中的“慈亲”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父母
C. 兄弟 -
在诗中,诗人对赠行句子的态度是什么? A. 赞美
B. 认为无聊
C. 不关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赠汪伦》描绘了友谊的深厚,而本诗则侧重于亲情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古人对离别的情感,但一个侧重于友情,一个则是亲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