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
时间: 2025-01-22 00:1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庆清朝
张炎 〔宋代〕
竹,散怀吟眺,一任所适。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
浅草犹霜。融泥未燕,晴梢润叶初干。
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
风还峭,较迟芳信,恰是春残。
此境此时此意,待移琴独去,石冷慵弹。
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
醉里不知何处,好诗尽在夕阳山。
山深杳,更无人到,流水花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自然环境,诗人悠然自得地吟唱,感叹三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乐趣。春天的草地上还有霜,泥土未曾融化,阳光下的树梢开始变得湿润。诗人在邻居家中小聚,享受清淡的欢愉。误以为篱笆根是积雪,梅花在经历了一番寒冷后终于绽放。寒风依旧刺骨,春意迟迟未至。此时此境,诗人打算独自带着琴离去,石头上冷得懒得弹奏。清爽的空气中,飞鸟也一同归来。醉意朦胧中不知身在何处,最美的诗句尽在夕阳映照的大山之中。山深幽静,再无人到访,唯有流水在花间潺潺流过。
注释
- 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 融泥未燕:指春泥尚未融化,燕子尚未归来。
- 短策:小竹杖,用于散步。
- 错认篱根是雪:形容误将白色的梅花瓣当作雪。
- 芳信:指春天的气息。
- 石冷慵弹:形容石头寒冷,懒得弹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仲明,号云楼,宋代词人,工于词,尤以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词风在当时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庆清朝》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情感。诗的开头提到“竹”,便隐含了诗人对高洁志趣的追求。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利用自然景物来映衬自己的心境,表达一种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浅草犹霜”和“融泥未燕”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春天的迟缓与自然的细致变化。这种细致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邻家小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密,让人感受到一种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而“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则象征着人生中的误解与经历,梅花的绽放更是经历了严寒的考验,反映了生命的坚韧。在诗的最后,诗人醉意朦胧,迷失在优美的夕阳山中,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沉醉。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张炎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厚修养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散怀吟眺:竹子象征高洁,诗人心境悠然,吟唱并远望。
- 一任所适:随意地享受当下的乐趣。
- 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叹息三百年来没有如此的乐趣,暗指李白的豪放与诗歌的自由。
- 浅草犹霜:春草上仍有霜,显示出季节的变化。
- 融泥未燕:泥土还未融化,燕子未归,春天的迟到。
- 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悠闲地扶着竹杖,和邻居小聚,享受简单的快乐。
- 错认篱根是雪:误将梅花瓣当成雪。
- 梅花过了一番寒:梅花在经历了寒冷后开花,象征坚韧。
- 风还峭,较迟芳信:寒风依然刺骨,春意迟迟未至。
- 此境此时此意:此时此境的感受。
- 待移琴独去,石冷慵弹:准备独自带琴离去,石头太冷懒得弹奏。
- 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清爽的空气中,飞鸟归来。
- 醉里不知何处:醉意中不知身在何处。
- 好诗尽在夕阳山:美好的诗句在夕阳映照的山中。
- 山深杳,更无人到,流水花间:山深幽静,无人到访,流水在花间流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错认篱根是雪”隐喻着对生活的误解。
- 拟人:如“飞鸟相与俱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的品德。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经历寒冬的考验。
- 春草: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白”是指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
诗中“错认篱根是雪”所表现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 A) 冬天的雪
- B) 梅花的花瓣
- C) 霜
-
诗人打算如何结束这段春游?
- A) 留在山中
- B) 独自带琴离去
- C) 和朋友一起回去
答案:
- B) 李白
- B) 梅花的花瓣
- B) 独自带琴离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春夜美景,情感悠远。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vs 《庆清朝》:两者均描绘自然,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对月色的抒怀,《庆清朝》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炎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