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离别》
时间: 2025-04-28 01:5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团团素明月,隐隐流前除。
卷帷对孤影,涕泗沾罗襦。
念我玉关人, 此心知焉如。
何方得灵药,托身为蟾蜍。
悬光万里天,往寻君所居。
君坐照君席,君行逐君车。
白话文翻译:
皎洁的明月高悬,隐约流动在前方的天空。
我卷起帷幕,对着孤独的影子,泪水沾湿了丝绸的衣襦。
思念你,远在玉关的那个人,我的心情又怎能知晓?
哪里能找到灵药,让我化身为蟾蜍?
悬挂的月光照耀着万里天空,前去寻找你的居所。
你坐在光辉下,照亮了你的席位;你行走在路上,追逐着你的车辙。
注释:
字词注释:
- 团团:形容圆满、整齐的样子,此处形容明月。
- 素明月:洁白的明月,象征清澈和明亮。
- 卷帷:卷起帷幕,指打开窗帘。
- 孤影:独自的影子,表现孤独感。
- 涕泗:眼泪,表达悲伤。
- 玉关:指玉门关,古代的边关。
- 灵药: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 蟾蜍:古代传说中能化身为仙人的动物。
- 悬光:指月光高悬,照耀大地。
典故解析:
- 玉关:指的是对边疆的思念与愁苦,寓意与远方亲友的离别。
- 蟾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蟾蜍常与长生不老的故事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离别与思乡之情。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离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结合了对月亮的描写,增添了离别的情感氛围。
诗歌鉴赏:
《古离别》以“明月”为引子,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团团素明月”便引人入胜,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从而构建出一种凄美的情感氛围。诗中“卷帷对孤影”一句,通过对孤独影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绪。泪水沾湿了罗襦,表达了因思念而流下的悲伤。
接下来的几句则显得更加深沉,诗人以“念我玉关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心中无处诉说的孤独感在此刻愈发明显。诗中提到的“灵药”和“蟾蜍”,则是诗人渴望能有办法化身为蟾蜍,与友人团聚的绝望情感。这样的渴望与无奈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而又深刻。
最后,通过“悬光万里天”的广阔意象,诗人展现了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映衬出明月的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团团素明月:明月高悬,象征着思念和孤独。
- 隐隐流前除:月光在空中流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卷帷对孤影:卷起帷幕,面对孤独的影子,表达了内心的寂寞。
- 涕泗沾罗襦:泪水沾湿了罗襦,体现了悲伤的直白。
- 念我玉关人:深切思念远方的友人,表现了离别的痛苦。
- 此心知焉如:心中无言,难以表述思念之情。
- 何方得灵药:渴望能找到解药,渴望与友人相聚。
- 托身为蟾蜍:想象化身蟾蜍,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思念的强烈。
- 悬光万里天:月光明亮,象征着遥远的思念。
- 往寻君所居:向往寻找友人的住所,表现出对团聚的渴望。
- 君坐照君席:友人在明月下,照亮了自己的席位。
- 君行逐君车:友人行走,追逐着自己的车辙,表现出友人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思念的载体。
- 拟人:月光、影子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君坐照君席,君行逐君车”,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通过对月亮、孤影的描绘,展现了思念的痛苦与无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孤影: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呼应思念。
- 灵药:象征希望与渴望,渴求团聚的可能性。
- 蟾蜍: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物,象征着对时间与生命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团团素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与孤独
- C. 富贵
-
诗人希望化身为哪种动物?
- A. 龙
- B. 蟾蜍
- C. 燕子
-
“卷帷对孤影”中的“孤影”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影子
- B. 诗人的影子
- C. 月亮的影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融入了历史的沉重感。
- 王维的《送别》:以自然景物描绘离别的场景,情感更为细腻和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概论》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