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2-04 16:1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
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
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尾虎懲危道,挥蝇慕昔贤。
浪云择地蹈,濡血在山前。
白话文翻译:
君子在小事上要谨慎防范,怀疑之事还未发生时就要远离。
自古以来,走进别人的田地时,绝不能靠近种瓜的地方。
樊圃的芸豆刚刚成熟,耕作的田畦已经铺展。
虽然黄台的果实可以摘取,东郭的衣服却从未被穿过。
尾巴的老虎惩罚危险的道路,挥动苍蝇追慕昔日的贤人。
浪云选择地面踩踏,沾满鲜血的景象在山前。
注释: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防微谨:小心防范,谨慎行事。
- 嫌疑:指怀疑、猜忌。
- 纳履:指进入他人的地方,尤其是指借用或接近他人。
- 樊圃:古代的园圃,通常指种植的地方。
- 黄台:一种果实,象征成熟的果实。
- 尾虎:比喻危险的事物。
- 浪云:指流动的云,象征不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元和,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派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他用诗歌表达了对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君子应有的品德与处事原则。诗人通过“防微谨”强调了在生活中要小心翼翼,尤其在面对他人及社会的交往时,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麻烦。“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则进一步阐述了在与他人交往时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嫌疑,保持自己的清白与正直。
后面的诗句提到了“樊圃芸初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丰盈,耕作的田地则代表着勤奋和努力。而“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则暗示了一种理智的选择,强调虽有诱惑但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高尚的品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子要谨慎小心,避免产生疑虑。
- 在他人田地里应谨守规矩,不去靠近他人的私有领域。
- 樊圃的作物刚成熟,象征着努力后的成果。
- 尽管有吸引人的事物,但应保持内心的清白。
- 比喻在面对危险时要有所警惕。
- 描述一种选择与后果的关系,警惕潜在的危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比作防微谨的小心人,生动形象。
- 对仗:如“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展现对称美感。
- 象征:黄台、东郭等意象象征着诱惑与清白。
-
主题思想: 诗歌以“防微谨”为主题,强调君子应有的品德和处事原则,提倡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清白与高尚。
意象分析:
- 君子: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 瓜田:象征诱惑与风险。
- 樊圃:象征个人努力与丰收。
- 黄台:象征可得的利益或诱惑。
- 尾虎:象征潜在的危险与警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君子的防微谨指的是什么?
A. 不交朋友
B. 小心谨慎
C. 多言多语
答案:B -
“不傍种瓜田”意味着什么?
A. 不应侵犯他人权益
B. 要尊重他人
C. 不应贪图小便宜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黄台”象征什么?
A. 成熟的果实
B. 诱惑与利益
C. 高尚的品德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刘克庄的此诗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饮酒之乐,而刘克庄则侧重于品德的修养与社会交往的谨慎,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