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女郎台》

时间: 2025-01-11 02:15:01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祇倾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女郎台
穆修 〔宋代〕
台前流水眼波明,
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
不曾亡国祇倾城。

白话文翻译:

在女郎台前,流动的水面闪烁着明亮的波光;
在台上,闲适的白云轻轻拂动着鬓发和叶子。
不要把远方的姑苏与此地相提并论,
这里并没有亡国的悲剧,只是倾城的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1. 流水:流动的水,指的是女郎台前的河流。
  2. 眼波:水面波光荡漾的样子,形容水的明亮。
  3. 闲云:悠闲的云彩,表现出轻松自在的氛围。
  4. 鬓叶:指发髻和树叶,形容自然的轻盈。
  5. 姑苏:古代苏州,因其美丽而闻名。
  6. 亡国:指一个国家的灭亡,常带有悲伤的历史感。
  7. 倾城:形容极其美丽,足以倾倒城池。

典故解析:
“姑苏”提及了古代美丽的城市,暗指江南的繁华;“亡国”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失落的王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字元恺,号东峰,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常常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女郎台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繁华与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女郎台》的意境清新,画面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诗的开头“台前流水眼波明”,用生动的视觉形象描绘了水面的光亮,给人以清澈明亮的感觉,而“台上闲云鬓叶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优雅,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情感的对比,诗人以“莫把姑苏远相比”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不应将眼前的美景与遥远的历史悲剧相提并论。最后一句“不曾亡国祇倾城”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明在美丽的表象下,历史的阴影依然存在。整首诗在轻松的表述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惋惜与对现实的珍视,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台前流水眼波明”:描绘了台前流动的水面,波光明亮,展现出自然之美。
  2. “台上闲云鬓叶轻”:形容台上悠悠的白云,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3. “莫把姑苏远相比”:提醒人们不要将眼前的美景与遥远的姑苏相比较,意在强调此地的独特美。
  4. “不曾亡国祇倾城”: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尽管没有亡国之痛,但现实的美丽依然令人心动。

修辞手法:

  • 比喻:水面光亮比作眼波,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流水”“闲云”,展现了音韵的和谐。
  • 拟人:云朵轻轻拂动,给自然以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珍惜与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2. 明波:象征着清澈、明亮的心境。
  3. 闲云:象征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4. 倾城:代表着美丽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水眼波明”中的“明”字是指什么?
    A. 明亮的水面
    B. 明亮的天空
    C. 明亮的心情

  2. 诗人提到的“姑苏”是指哪个地方?
    A. 南京
    B. 苏州
    C. 北京

  3. 诗中提到的“亡国”是指:
    A. 历史的悲剧
    B. 个人的失落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展现了自然之美,但《登女郎台》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而《鹿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穆修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