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五》
时间: 2025-02-04 15:43: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其五
作者: 赵尊岳
春深花下传觞宴。拨尽新笋倾别怨。
片风丝雨短长亭,梦草铺茵晴未遍。
明朝得似今朝健。也羡沙鸥无聚散。
莫辞襟袖更淋浪,消领玉奴深意劝。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深了,在花丛下相聚饮酒。拨开新长出的竹笋,倾诉心中别离的忧怨。
微风细雨中,短暂的长亭让人感到惆怅,梦中的草地还未完全沐浴在阳光下。
愿明天也能像今天一样健朗。我也羡慕那海鸥无拘无束,不必聚散。
不要拒绝我的衣袖上再淋湿的雨水,任凭玉奴劝我,消散心中深藏的情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传觞宴:传酒的宴会,意指饮酒作乐。
- 拨尽:拨开,清理。
- 倾别怨:倾诉对离别的怨恨。
- 片风丝雨:轻微的风和细细的雨。
- 梦草:梦中的草地。
- 茵:草席,草地。
- 健:精神饱满。
- 沙鸥:海鸥,象征自由。
典故解析:
- 长亭:古时送别的地方,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玉奴:古代对美貌女子的称呼,这里暗指劝酒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诗人,精于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春夏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玉楼春 其五》作于春日,诗人在春天的美好氛围中,感受到离别的惆怅和对自由的向往,借助宴饮与自然景象表达心中的情感。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其五》展现了诗人在春日聚会中的细腻情感。开头以“春深花下传觞宴”引出宴会的欢愉,随即转向心中的怨恨与惆怅,表现出诗人与朋友聚会的短暂与难得。诗中“拨尽新笋倾别怨”一句,既描绘了春天新生的气息,也暗示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
在“片风丝雨短长亭”中,诗人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长亭作为送别之地,承载着浓厚的离愁。接下来的“梦草铺茵晴未遍”则描绘出一种未尽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最后两句“莫辞襟袖更淋浪,消领玉奴深意劝”,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无奈,诗人不在乎雨水淋湿衣袖,反而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消释内心的情愫。这种对自由与情感的追求,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深花下传觞宴:春光正好,在花丛中饮酒作乐。
- 拨尽新笋倾别怨:拨开竹笋,倾诉对离别的怨愤。
- 片风丝雨短长亭:微风细雨中,短暂的长亭让人感到惆怅。
- 梦草铺茵晴未遍:梦中的草地尚未完全沐浴在阳光下。
- 明朝得似今朝健:希望明天能像今天一样精神饱满。
- 也羡沙鸥无聚散:羡慕海鸥自由自在,不必担心离别。
- 莫辞襟袖更淋浪:不要拒绝淋湿的衣袖。
- 消领玉奴深意劝:任凭玉奴劝我,消散内心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沙鸥”比喻自由的人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赋予风雨情感。
- 对仗:如“片风丝雨短长亭”,展示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欢聚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无奈的情感,最终体现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花:美丽与短暂的象征,常代表爱情。
- 雨:象征情感的洗礼与流逝。
- 长亭:离别与相聚的交汇点。
- 沙鸥:自由与流浪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深花下传觞宴”中“传觞”意为: A. 送别
B. 饮酒
C. 传递 -
“片风丝雨短长亭”中的“片”指: A. 一片
B. 短暂
C. 微小 -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 A. 自由
B. 离别
C. 爱情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尊岳的《玉楼春 其五》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离愁,但李清照更偏向于女性的柔情细腻,而赵尊岳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由和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词典与文学: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