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即事 其一》

时间: 2025-01-11 22:39:43

活泉细引忽盈沟,自绕书斋阶阶流。

添得眼前无限思,石桥竹坞共清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南即事 其一 张栻 〔宋代〕 活泉细引忽盈沟,自绕书斋阶阶流。 添得眼前无限思,石桥竹坞共清幽。

白话文翻译:

活泉水细细地引出,突然间充满了沟渠,自然而然地环绕着书斋,一级级地流淌。 这景象增添了眼前无限的思绪,石桥和竹林环绕的地方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注释:

  • 活泉:流动的泉水。
  • 细引:细细地引导。
  • 忽盈沟:突然间充满了沟渠。
  • 自绕:自然而然地环绕。
  • 阶阶流:一级级地流淌。
  • 添得:增添。
  • 眼前无限思:眼前产生了无限的思绪。
  • 石桥竹坞:石桥和竹林环绕的地方。
  • 共清幽: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城南一处清幽的景致,通过活泉、书斋、石桥和竹坞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卷。首句“活泉细引忽盈沟”,通过“细引”和“忽盈”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泉水流动的动态美。次句“自绕书斋阶阶流”,进一步以“自绕”和“阶阶流”描绘了泉水环绕书斋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后两句“添得眼前无限思,石桥竹坞共清幽”,则通过“添得”和“共清幽”表达了作者对这幅景致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清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活泉细引忽盈沟”:活泉水细细地引导,突然间充满了沟渠,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流动和沟渠的充盈。
  2. “自绕书斋阶阶流”:泉水自然而然地环绕着书斋,一级级地流淌,表现了泉水与书斋的和谐共存。
  3. “添得眼前无限思”:这景象增添了眼前无限的思绪,表达了作者对景致的深刻感受。
  4. “石桥竹坞共清幽”:石桥和竹林环绕的地方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活泉细引”和“自绕书斋”中的“细引”和“自绕”赋予了泉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性。
  • 对仗:“活泉细引忽盈沟,自绕书斋阶阶流”中的“细引”与“自绕”,“忽盈”与“阶阶流”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活泉、书斋、石桥和竹坞等元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活泉:流动的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流动美。
  • 书斋:文人读书的地方,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淀。
  • 石桥:石制的桥梁,象征着稳固和连接。
  • 竹坞:竹林环绕的地方,象征着清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活泉细引忽盈沟”中的“细引”和“忽盈”分别描绘了什么? A. 泉水的流动和沟渠的充盈 B. 泉水的静止和沟渠的干涸 C. 泉水的涌出和沟渠的流动 D. 泉水的消失和沟渠的出现

  2. 诗中“自绕书斋阶阶流”中的“自绕”和“阶阶流”分别描绘了什么? A. 泉水的流动和书斋的环绕 B. 泉水的静止和书斋的环绕 C. 泉水的涌出和书斋的环绕 D. 泉水的消失和书斋的环绕

  3. 诗中“添得眼前无限思”表达了作者对景致的什么? A. 浅薄的感受 B. 深刻的感受 C. 无感的感受 D. 厌倦的感受

  4. 诗中“石桥竹坞共清幽”中的“共清幽”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生活 B. 清幽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热闹的生活

答案: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城南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展现自然景致的静谧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张栻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