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侯山神诗》
时间: 2025-01-11 19:46: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侯山神诗》
谁言少康真禹子,子孙九人流到此。
谁言鬼侯遭纣虐,冤魄至今灵故垒。
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问遗址。
数间古屋傍林峦,一簇偶人皆剑履。
断碑仆地苍藓没,满庭落叶秋风起。
岁时伏腊走村翁,醵钱买酒烹羊豕。
粤巫击鼓细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饥乌攫肉舞盘间,野蝶寻馨投盏里。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远,鬼神岂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穷闽,北去中州几万里。
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滥觞曲士妄穿凿,湍激妖狐因倚恃。
嘘烟吹雾作精变,历古冥冥无辨理。
保当济会狄梁公,为我乘时皆斥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质疑“少康”是否真的是“禹”的后代,以及“九侯”的冤屈是否确实是因为“纣王”的迫害。接着,诗人表明这两种说法都显得荒唐,认为应该追溯源头,了解事情的本源。我曾从南方的五羊回到这里,手杖着走在空旷的山中,询问那些遗址。几间古老的房屋依傍着山林,偶尔有几个人穿着剑履。断裂的碑文已埋在苍苔之下,庭院中落叶纷飞,秋风徐来。每年腊月的时候,村里老人走来,大家凑钱买酒烹羊炖猪。当地的巫师打着鼓,细声吹着号角,整天歌唱祈求新的福祉。饥饿的乌鸦在盘子里争抢肉,野蝶则飞舞在香气四溢的酒杯旁。愚昧的民众惊奇于这些现象,乐器的声响萦绕在耳边。谁知道三代以来的变迁已经很久远,鬼神又怎能心甘情愿接受非礼的祭祀。漳川偏远在穷闽,北去中原何其遥远。从来就不及风流马牛,庙里的祭品为何而至如此。那些曲士随意穿凿附会,妖狐因而依附于此。烟雾缭绕,古往今来无从分辨。希望能为我和狄梁公的聚会祝福,然而时光却使一切变得无奈。
注释
- 少康:少康是夏朝的一个帝王,被认为是禹的后代。
- 九侯:传说中的一个神祇,与鬼神有关。
- 冤魄:被冤屈的灵魂。
- 杖屨:手杖和履鞋,象征游历的状态。
- 粤巫:指南方地区的巫师。
- 狄梁公:历史上的一位名士,象征智慧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如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丰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九侯山神诗》创作于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信仰的质疑。诗中提到的各种神话与人文现象,显示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关注。
诗歌鉴赏
《九侯山神诗》是一首深刻而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历史和民间信仰的反思,展现了对人类命运与历史的思考。开篇的质疑引人深思,指出了少康与九侯的关系,并对历史的解释提出了批评。“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说法的不满,强调追根溯源的重要性。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相结合,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尤其是“满庭落叶秋风起”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再者,诗中对人们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依赖与渴望,同时也折射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愚民的表现与巫师的歌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对盲目信仰的讽刺。整首诗在质疑传统的同时,又表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少康真禹子:质疑少康是否真的是禹的后代,暗含对传统说法的怀疑。
- 子孙九人流到此:暗示后代的传承和流动,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追问。
- 冤魄至今灵故垒:提到鬼侯的冤屈,反映了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万里”形容距离,强调文化的隔阂与历史的遥远。
- 对仗:如“满庭落叶秋风起”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反思,质疑历史传说的真实性,同时展现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屋: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
- 落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巫师:象征着人类对神秘力量的追求和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康”是哪个朝代的帝王?
- A. 夏朝
- B. 商朝
- C. 周朝
- D. 汉朝
-
诗人对“鬼侯”的冤屈持什么态度?
- A. 同情
- B. 讽刺
- C. 崇拜
- D. 冷漠
-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 A. 自然
- B. 传统文化与信仰
- C. 政治斗争
- D. 爱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传统与个人情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