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
时间: 2025-01-27 03:37: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
作者:姚燧〔元代〕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
浩荡烟波万顷,怕谁去争许三湘。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
丹山如凤鸟,相逢定是,问我行藏。
说于今华发,为汝增伤。
晚笑巢阿览德,莫贪快千仞翱翔。
和鸣拟,从吹管,终不似朝阳。
白话文翻译
北方已先感到寒意,归来的鸿雁,记得经过哪个地方的初霜。
问你那白鹅和鹳鸟,何必在我面前愁眉苦脸。
浩荡的烟波万顷,谁怕去争夺那三湘的美名。
聊聊地陪伴你,谁又想要把帛书寄托,传话给那炎热荒凉的地方。
丹山像凤鸟般飞翔,相逢时一定会问我行踪。
如今已是华发满头,为你增添了几分伤感。
傍晚时分笑看巢中的阿览德,不要贪图那千仞高空的快感。
和鸣的声音,虽然像吹奏的乐器,终究比不上朝阳的辉煌。
注释
- 北先寒:指北方已感到寒意,暗示季节的变换。
- 鸿雁:指候鸟,象征归家、思乡。
- 三湘:指湘江、资江和沅江,泛指湖南一带的美丽风光。
- 炎荒:指炎热而荒凉的地方,可能暗指南方的气候。
- 丹山:指红色的山,寓意美丽或神秘。
- 华发:指白发,象征年老或经历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词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姚燧晚年,可能是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在元代的社会环境下,诗人们常常借古抒怀,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是一首表现深厚友谊和人生感慨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关怀。开篇以“有北先寒,来时鸿雁”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冬季节的到来,鸿雁的归程象征着思乡之情,也暗示着作者对友人的思念。接着提到“浩荡烟波万顷”,更是表现出一种胸襟开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在描写友人时,诗人通过“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表达了对友人情绪的关切,劝慰其不必过于忧愁。同时,诗中“丹山如凤鸟”的意象,展现了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最后,诗人以“晚笑巢阿览德,莫贪快千仞翱翔”结束,提醒友人珍惜当下,勿要过于追求虚幻的名利。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友谊的高度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 描绘秋冬的到来,鸿雁归来,想起初霜的经历,表现季节变化引起的思考。
-
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
- 询问白鹅和鹳鸟,何必愁苦,表达对友人情绪的关心。
-
浩荡烟波万顷,怕谁去争许三湘。
- 表达胸怀开阔,不怕与他人争名。
-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
- 说自己乐意陪伴,传话虽不重要,但情谊永存。
-
丹山如凤鸟,相逢定是,问我行藏。
- 使用“凤鸟”形象,暗示友谊的珍贵和相聚的期待。
-
说于今华发,为汝增伤。
- 反思自身年华已逝,感叹对友人情感的加深。
-
晚笑巢阿览德,莫贪快千仞翱翔。
- 以晚笑表达对友人寄托的希望,劝其不必追求过高的理想。
-
和鸣拟,从吹管,终不似朝阳。
- 比较和鸣的声音与朝阳,表达乐趣与理想的差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山如凤鸟”,将山比作凤鸟,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的描写,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保持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归家、思乡。
- 秋霜:暗示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
- 丹山:寓意美好、高贵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有北先寒”中的“寒”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来临?
- A. 春
- B. 夏
- C. 秋冬
- D. 冬春
-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湖南
- C. 四川
- D. 江西
-
“丹山如凤鸟”的形象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 A. 友谊的珍贵
- B. 自然的美好
- C. 时光的流逝
- D. 个人的理想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满庭芳》 与 《水调歌头》 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水调歌头》更加强调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满庭芳》则偏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燧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