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时间: 2025-01-11 12:52:54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
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白话文翻译:
禁城的鸡鸣声响起,金门打开,
起居舍人带着奏疏前来。
榻前奏上十万字,
清楚地写出了忠义之情。
我恭敬地低头,心中惶恐,臣子昧于生死,
敢于记录天下大事。
百年间河洛地区被胡人侵犯,
我心中满是对东南一隅的愤恨。
夷甫等人责备我未能报答,
志士因此愁眠难安,剑锋落下。
天意未能回应,事情难以举起,
乡里一试却成千般错误。
尤羊频年自相残杀,
盛衰大抵由天命。
昨晚我接到命令出疆时,
自期去后必无归。
屈膝在穹庐下愤怒而死,
天命孤忠半路折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
在中流击楫书写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
略望江淮见未来形势。
形势从来如此,
几年才能等到天时。
朝廷为了保全万全,
往往忘却前朝的耻辱。
我现在没有时间谈论国策,
胡虏已经忘却何忧虑。
中原广袤无人治理,
政权恐怕英雄会埋没。
北方百姓饥饿,骨头都立起来,
万一敌人东来窃取我们的粮食。
边疆各州没有铁壁,
请问谁能备战仓促?
请朝廷精锐兵力,
择良将,
准备充分,策划周详。
要选拔有才干的人,老练通达。
分守要塞,讲明策略。
一个贤者可以筑起万里城,
一人可挡百万敌兵。
国势虽重,
却仰赖君主明智之心。
长笺奏上,龙颜悦目,
接着我愚弄地进言此事。
言语虽鄙陋却十分切合,
宸断必行天下之福,
不要说儒生论调迂腐。
我的肝胆与他人不同,
读书岂是为了文章的安排。
王师若出征必定定中原,
我敢在玉堂草拟平羌策。
字词注释:
- 禁城:指皇宫,表示朝廷的中心。
- 金门:指皇宫的大门,象征权力的象征。
- 起居舍人:古代官职,负责日常起居的官员。
- 榻前:在床前,指诗人家的环境。
- 忠义怀:忠于国家、义于人民的情怀。
- 夷甫:指指责诗人的人,可能是指某些士人。
- 胡虏:指外敌,通常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玉堂:指皇宫或大臣的官邸。
典故解析:
- 河洛:古代指代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常用于象征汉民族的根。
- 一贤可作万里城:表达单个优秀的人才可以保卫国家。
- 长江水:象征诗人胸怀壮志,愿为国家效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北宋词人及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忠诚于国、忧患意识及士人的理想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嘉定年间,正值南宋面对外敌压力,诗人在此时通过诗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朝廷的忠告,力求挽救国家危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南宋政局的深刻反思与思考。开篇即以“禁城鸡唱金门开”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背景,紧接着通过“起居舍人携疏来”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表现出诗人对忠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形式上,诗词运用了丰富的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气势。诗中多次提及“忠”、“义”,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诗人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表达出一位忠臣的无奈与愤懑,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篇描绘出禁城的鸡鸣声,象征着清晨的开始,开启了一天的政务。
- “榻前一奏一万字”显示出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愿意用自身的忠诚与智慧为国家效劳。
-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北方胡人侵扰的愤懑,突显国家危机感。
-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直接呼吁朝廷加强国防,选拔良将,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怀与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是对士人责任的极力强调,展示了个人的力量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
主题思想:
- 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忠义的执着追求,强调了士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象分析:
- 禁城:象征着权力与统治的中心。
- 长江水:代表着壮志与豪情,表达了诗人愿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
- 剑锋:象征着忠义志士的决心与未得施展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什么?
- A. 外敌
- B. 指责诗人的人
- C. 志士
- D. 皇帝
-
诗中提到的“长江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忠诚
- C. 壮志
- D. 乡愁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对国家的忧虑与忠诚
- C. 自然景观
- D. 家庭关系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在国家动乱时期的忧虑与希望,但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戴复古则更为直接地表达对朝廷的忠告与国家命运的强烈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精华》: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与生平。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