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游谢公亭
作者: 姚合 〔唐代〕
原文展示: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白话文翻译:
我在路上行走,正躲避着梦境,今天又来到谢公亭。
世间的人都是如此,我又该去往何处呢?
亭旁的竹子翠绿,映衬着石头,泉水清澈,没有青苔。
我与僧人坐在一起聊天,有谁能顾得上酒杯呢?
注释:
- 行行:走来走去,形容旅途中的流动状态。
- 谢亭:指的是谢公亭,历史上曾是谢安的栖息之地。
- 伊余:古语,意为“我”。
- 透石:竹子从石缝中生长出来,形容生命的顽强。
- 无苔:泉水清澈,没有藻类附着,形容泉水的纯净。
- 坐与僧同语:和僧侣一起交流。
典故解析:
谢公亭是历史名胜,因谢安而得名,代表了历史文化的积淀。诗中提及的“酒杯”象征着世俗的享乐,而与僧人交流则暗示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才华横溢,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历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游谢公亭》是一首融情于景、蕴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折射出自己内心的迷茫与沉思。开头的“行行方避梦”,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彷徨,仿佛是在逃避什么,内心充满了不安。而再次来到谢亭,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一种无奈的回归。接着,诗人感叹“举世皆如此”,表现出对世态人情的失望,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孤独。诗中的竹子和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顽强,形成了与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对比。最后与僧人同坐交流,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又因“谁能顾酒杯”而感受到世俗的牵绊,表现出一种对饮酒的无奈与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行方避梦”:旅途中的心境,似乎在逃避某种现实。
- “又到谢亭来”:重访旧地,寄托了个人情感。
- “举世皆如此”:对世态的感慨,表达孤独感。
- “伊余何处回”:自问自答,流露出迷茫。
- “竹鲜多透石”:自然景色的描写,象征生命力。
- “泉洁亦无苔”:泉水的清澈,暗示内心的洁净与追求。
- “坐与僧同语”:与僧人共处,体现对宁静的向往。
- “谁能顾酒杯”:对世俗饮酒的无奈,内心的挣扎。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生态度。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诗意。
- 象征:竹子、泉水象征清净与生命的顽强。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对比,探讨了人在世俗与追求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竹:象征坚韧与清高。
- 泉水:象征纯净与生命的流动。
- 酒杯:象征世俗的享乐与人际的复杂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谢亭”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谢安
- B. 王羲之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泉洁亦无苔”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生活的繁杂
- B. 自然的纯净
- C. 人际的疏离
-
诗中“谁能顾酒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饮酒的喜爱
- B. 对世俗的无奈
- C. 对酒的厌恶
答案:
- A. 谢安
- B. 自然的纯净
- B. 对世俗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姚合的《游谢公亭》皆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而姚合则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困惑与追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