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降心魔》
时间: 2025-04-27 05:56:41意思解释
满庭芳 降心魔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熟境缠绵,心魔返倒,下功决要降心。
住行坐卧,昼夜志防心。
方寸虽然不大,起尘情万种牵心。
当识破,上天入地,好弱总由心。
从今生觉悟,牢擒意马,紧锁猿心。
把凡心裂另,要见真心。
日日澄心遣欲,更时时校勘身心。
无私曲,自言心正,方可合天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在细腻的环境中,内心的烦恼和魔障反复出现,决心要降服心魔。无论是住、行、坐、卧,白天和夜晚都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内心。虽然心只有一寸,但各种尘世情感却能千丝万缕地牵动心神。应当看透这一点,明白一切的弱点都源于内心。从今以后要觉悟,牢牢控制自己的欲望,紧紧锁住心中的浮躁。要想真正见到内心的真诚,就必须摒弃世俗的心态。日日清心去除欲望,时时反省自己的身心。只有没有私欲,心中正直,才能与天道合一。
注释:
- 熟境: 熟悉的环境。
- 心魔: 内心的烦恼与诱惑。
- 方寸: 指心灵,空间虽小,但情感复杂。
- 牢擒意马: 把放纵的欲望如同马匹般牢牢控制。
- 猿心: 比喻内心的浮动与不安。
- 真心: 真实、纯净的内心。
典故解析:
“上天入地”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思广博或深邃,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此诗通过此典故进一步强调心魔的无处不在,以及心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的高僧,生于动荡的时期,以其高深的佛理和诗才著称,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和内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内心修炼的追求,旨在通过诗歌引导他人走向内心的觉悟和清净,适应当时社会普遍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 降心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如何面对内心的煎熬与挣扎。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心魔”、“猿心”,生动地描绘了人心的脆弱与复杂。特别是“日日澄心遣欲”和“牢擒意马”这两句,强调了自我约束和内心修行的重要性,表达出一种超越欲望、追求真理的坚定决心。此外,诗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如对比与隽永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富有感情的张力,激励人们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熟境缠绵,心魔返倒,下功决要降心。
细腻的环境中,内心的魔障反复出现,决心要降服内心的魔障。 -
住行坐卧,昼夜志防心。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警惕自己的内心。 -
方寸虽然不大,起尘情万种牵心。
心虽小,却有千种情感牵动。 -
当识破,上天入地,好弱总由心。
理解一切的弱点都源于内心。 -
从今生觉悟,牢擒意马,紧锁猿心。
从今开始要觉悟,控制放纵的欲望,锁住心中的浮躁。 -
把凡心裂另,要见真心。
摆脱世俗的心态,才能见到真实的内心。 -
日日澄心遣欲,更时时校勘身心。
每天清心去欲,时时反省自己的身心。 -
无私曲,自言心正,方可合天心。
只有没有私欲,心中正直,才能与天道合一。
修辞手法:
- 比喻: “牢擒意马”、“猿心”使抽象的内心情感具象化。
- 对仗: 诗句整齐,增强了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传达了通过内心修炼来降服心魔,追求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魔: 代表内心的诱惑与挣扎,象征人心的脆弱。
- 猿心: 象征内心的浮动与不安,提醒人们内心修行的重要性。
- 真心: 象征真实的自我,追求真理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心魔”指什么?
- A. 外界的诱惑
- B. 内心的烦恼与斗争
- C. 自然的现象
-
“日日澄心遣欲”意指什么?
- A. 每天都要清理内心的欲望
- B. 每天都要追求物质
- C. 每天都要与他人争斗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内心的修炼与觉悟
- C. 外在的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而马钰的《满庭芳 降心魔》则注重内心的修炼与反思,二者虽题材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心灵修炼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