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2-04 16:11:14

病沈新来真个病,不堪带眼频移。

薄寒欺杀旧罗衣。

清秋思见月,久雨不闻雷。

惟有秋娘眉样好,弯弯那更低低。

佳期纵后是佳期。

乘风来过我,缥缈载云旗。

意思解释

临江仙

作者: 顾随 〔近代〕

原文展示:

病沈新来真个病,不堪带眼频移。
薄寒欺杀旧罗衣。
清秋思见月,久雨不闻雷。
惟有秋娘眉样好,弯弯那更低低。
佳期纵后是佳期。
乘风来过我,缥缈载云旗。

白话文翻译:

我最近的身体真是病重,眼睛都不愿意频繁地移动。
微薄的寒意几乎让我旧衣服都受不了。
在清秋的夜晚,我看到月亮,长时间的雨让我听不到雷声。
唯有那秋天的姑娘,眉眼如画,弯弯的眉毛更显得低垂。
即使佳期已经过去,但依然是佳期。
乘风而来,飘渺地载着云彩的旗帜。

注释:

  • 病沈:形容病情沉重。
  • 不堪带眼频移:形容眼睛不愿意频繁移动,表现出病态的疲惫。
  • 薄寒:微薄的寒意。
  • 秋娘:指秋天的姑娘,形象化的比喻。
  • 佳期:美好的时光或约定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8-1980),字庸,号白云,江苏无锡人,现代诗人和散文家,致力于探索古典诗词的现代表达。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交融,风格兼具传统与现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秋时节,诗人因病卧床,思绪万千,意在表达秋天的凄凉与思念的情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表现深刻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寒意渐浓的秋季,因病卧床,透过窗外的景象,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孤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旧衣服的感慨,象征着过去的岁月与生活的重压。清秋的月亮和久雨的雷声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惟有秋娘眉样好”一句,转而将思绪拉回到美好的往昔,仿佛在提醒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依然要怀抱一丝美好与希望。最后的“乘风来过我,缥缈载云旗”,则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尽管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仍旧愿意追寻那份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对个人境遇的深切反思,同时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沈新来真个病:表达诗人最近身体状况严重,情感低落。
  2. 不堪带眼频移:因病痛,眼睛难以移动,体现病痛的煎熬。
  3. 薄寒欺杀旧罗衣:寒冷的天气让旧衣服显得无力抵御,象征着生活的困境。
  4. 清秋思见月,久雨不闻雷:清秋的夜晚看到月亮,久雨的沉闷让人听不到雷声,暗示了孤独和对自然的渴望。
  5. 惟有秋娘眉样好,弯弯那更低低:对秋天美丽的女子的赞美,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6. 佳期纵后是佳期:即使美好的时光已过去,但仍然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刻。
  7. 乘风来过我,缥缈载云旗: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愿意迎接新的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深重的困境,表现了诗人的无奈。
  • 拟人:薄寒“欺杀”旧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清秋思见月,久雨不闻雷”,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和个人的病痛,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深刻而又情感丰富的生命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凋零和生命的转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月亮:代表孤独与思考,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旧罗衣:象征过去的岁月和生活的重担。
  • 秋娘:代表美好的事物,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临江仙》的作者是谁?

    • A. 顾随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秋娘”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美好
    • B. 诗人的病痛
    • C. 过去的回忆
    • D. 孤独的生活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对生命的反思和渴望
    • C. 对爱情的向往
    •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A. 顾随
  2. A. 秋天的美好
  3. B. 对生命的反思和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陶渊明的《饮酒》: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临江仙》 vs. 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但顾随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病痛,而李白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典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现代诗人顾随研究》:深入探讨顾随的生平与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