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时间: 2025-01-11 15:48:53

西风引袂涼云起,鸳浆扶船浮渌水。

露沁花脂茜粉香,满柄锋芒刺葱指。

红绡半妥金钏明,堤上六郎闚唱声。

湘中暮雨欢期失,各自东西空目成。

船荡波心烟漠漠,归路花从唱边落。

绿艳红妖江水深,水底灵均庆不觉。

意思解释

采莲曲

作者: 俞桂 〔宋代〕

原文展示:

西风引袂涼云起,
鸳浆扶船浮渌水。
露沁花脂茜粉香,
满柄锋芒刺葱指。
红绡半妥金钏明,
堤上六郎闚唱声。
湘中暮雨欢期失,
各自东西空目成。
船荡波心烟漠漠,
归路花从唱边落。
绿艳红妖江水深,
水底灵均庆不觉。

白话文翻译:

西风轻拂,凉云渐起,鸳鸯水浆扶着小船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露水润泽了花瓣,散发着茜草的香气,手指间满是锋利的莲叶。红绡轻轻松开,金钏在阳光下闪耀,堤岸上,六郎的歌声隐隐传来。湘水中的暮雨让欢聚的期望落空,各自向东西分离,空目而望。船在水波中摇荡,烟雾渺渺,归途的花儿随歌声逐渐凋落。江水深邃,绿叶红花交融,水底的灵均无意中欢乐着。

注释:

  • 袂: 袖子,这里指轻盈的衣袖。
  • 鸳浆: 指鸳鸯船,是一种小船。
  • 渌水: 清澈的水。
  • 茜粉香: 茜草的香气,用于形容花的香味。
  • 六郎: 可能指代某位歌者或文人。
  • 湘中: 指湘江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擅长用清新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歌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采莲曲》以其清新秀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典雅的采莲场景。诗中,西风轻拂,凉云卷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通过描绘鸳鸯船和清澈水面,诗人传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然而,在这美丽景色的背后,诗人又隐含了对离别和失落的感慨。湘水的暮雨象征着期盼的破灭,船在波心摇荡,似乎反映了人心的浮动和无奈。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意象之间巧妙搭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尤其是“绿艳红妖江水深”一句,展现了江水的深邃与花的绚丽,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彩。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美,更在用自然反映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风引袂涼云起:西风轻拂,凉爽的云彩升起,营造出初秋的气氛。
    • 鸳浆扶船浮渌水:鸳鸯船轻轻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呈现出一种恬静的景象。
    • 露沁花脂茜粉香:露水滋润了花瓣,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描绘出花的娇美。
    • 满柄锋芒刺葱指:手指间满是锐利的莲叶,生动地描绘了采莲时的情景。
    • 红绡半妥金钏明:红色绡布轻轻松开,金钏在阳光下闪耀,展示出美丽的装饰。
    • 堤上六郎闚唱声:堤岸上,隐约传来歌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湘中暮雨欢期失:湘江的暮雨,象征着期望的失落,暗含离别的惆怅。
    • 各自东西空目成:各自向东西离去,目送彼此,空寂无奈。
    • 船荡波心烟漠漠:船在波心中摇荡,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归路花从唱边落:归途的花儿伴随着歌声逐渐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绿艳红妖江水深:江水深邃,绿叶红花交融,展现出自然的多彩与复杂。
    • 水底灵均庆不觉:水底的灵均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呈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物描绘人的情感。
    • 拟人: 水底的灵均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 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复杂与多样。

意象分析:

  • 西风: 代表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鸳鸯船: 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 露水与花: 代表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 湘水: 象征着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鸳浆”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一种小船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湘中暮雨欢期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将俞桂的《采莲曲》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表现离别情感和自然美的手法上的异同。俞桂的诗着重于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情感交织,而白居易则通过更为直白的情感表达传递离别的愁绪。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