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一》

时间: 2025-01-22 04:30:15

多年书问断,湖海竟悠悠。

一见心虽满,相看泪忽流。

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

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诗 其一
作者:吴大有 〔宋代〕

多年书问断,湖海竟悠悠。
一见心虽满,相看泪忽流。
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
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多年未能相见,书信往来也断了,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第一次见面,虽然心中充满了欢喜,但在相互凝视的瞬间,却不由自主地泪水涌出。傍晚时分,彩色的云彩映衬着山色,清澈的河流映着秋天的月光。明天我就要启程,心中满是对河上鹡鸰的忧愁。


注释:

  • 书问断:书信往来中断,表示长时间没有联系。
  • 湖海:比喻辽阔的天地,指人际关系的疏远。
  • 彩烟山色暮:傍晚时分,山色和云彩交融,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
  • 碧濑:清澈的河流。
  • 鹡鸰:一种水鸟,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典故解析: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鹡鸰”这一意象,可以引申出古人对离别和伤感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大有,宋代诗人,生平较少有详细记载,主要以其抒情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友人相聚后离别时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在离别时产生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杂诗 其一》从情感上看,明显带有浓厚的离愁别绪,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首联“多年书问断,湖海竟悠悠”中,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漫长隔阂,湖海的广阔象征着情感的遥远。而“相看泪忽流”则在瞬间揭示了重聚的喜悦与离别的痛苦,感情的激动使得泪水不由自主地流出,显示了真挚的情感。

后两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用色彩丰富的描写,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丽,但也透出一丝哀伤,似乎在暗示着即将离去的无奈。最后一句“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总结出即将分别的愁苦,鹡鸰作为水鸟,隐喻着离别的悲伤,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感情真实而深刻,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年书问断:指多年没有书信往来,感情渐渐疏远。
  2. 湖海竟悠悠:湖海的辽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
  3. 一见心虽满:第一次见面时,心中充满了欢喜。
  4. 相看泪忽流:在重逢的瞬间,感情涌动,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5. 彩烟山色暮:描绘黄昏时的自然景象,映衬诗人的情感。
  6. 碧濑月痕秋:河流清澈,秋天的月光倒影,增添了诗的意境。
  7. 明日登程去:暗示诗人将要远行,预示离别。
  8. 鹡鸰河上愁:鹡鸰的出现,象征对即将离去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湖海”比喻情感的遥远与隔阂。
  • 拟人:泪水的流出仿佛有自己的意志,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 对仗:如“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伤,突显了人际关系中的珍贵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 湖海:象征着距离与时间的流逝。
  • 彩烟:指黄昏时的云彩,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月痕: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情
    B. 离别
    C. 自然
    D. 生活

  2. 诗中提到的“鹡鸰”主要象征: A. 快乐
    B. 忧愁
    C. 友谊
    D. 旅行

  3. 诗中“多年书问断”表达了什么? A. 长期的友谊
    B. 关系的疏远
    C. 生活的忙碌
    D. 思念的加深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吴大有的《杂诗 其一》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但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为细腻、含蓄。

解读:李白的诗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对未来的畅想,而吴大有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出离别的无奈与愁苦,展现了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