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丘为下第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
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白话文翻译
送别丘君因落第
我在沧江边漂泊,十年来只为献诗赋文。
难道明主会喜欢我吗?如今有谁能举荐贤才呢?
国门之内征税繁重,旅途中只盼能早日归家。
皎洁的阳光照耀着春水,绿藻香气弥漫在客船上。
没有媒介我无法施展才华,因此我也渴望归田居住。
注释
- 沧江:指的是沧江,常用以代表江河,象征漂泊和离乡的生活。
- 献赋:指的是写作诗赋,表达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 明主:意指贤明的君主,通常是指统治者。
- 举贤:指推荐有才能的人。
- 国门:指国家的边界或大门,这里有征税的意思。
- 旅食:指在外旅行和求生存。
- 皦日:明亮的阳光。
- 绿蘋:指水中的绿藻。
- 无媒:没有人来推荐或介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字景仁,号香山,唐代诗人,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的失落与无奈。诗中表达了对明主的渴望与对贤才被重视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归田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丘为下第》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沧江一身客”开篇,设定了漂泊无依的基调,表现出对外界的无奈与冷漠。接着,他通过“献赋空十年”表达了自己十年来未能施展才华的痛苦,暗示了科举制度的残酷与竞争的激烈。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两句,质疑明主的识才能力,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失望。接下来的“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则描绘了现实生活的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最后几句“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在“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中,再次强调了缺乏扶持与推荐的无奈,最终回归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悲怆的情感贯穿,展现了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无力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沧江一身客:诗人身在异乡,感到孤独。
- 献赋空十年:十年来努力写作,却没有回报。
- 明主岂能好:质疑明主是否能识别人才。
- 今人谁举贤:感叹如今没人能推荐贤才。
- 国门税征驾:描绘国门内的重税,生活困苦。
- 旅食谋归旋:在外漂泊,只想着回家。
- 皦日媚春水: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渴望相对照。
- 绿蘋香客船:描绘船上的美好环境,然而心中仍有不满。
- 无媒既不达:无缘人推荐,难以实现抱负。
- 予亦思归田:最终希望归隐田园,过平静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使用相似句式表达情感,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社会政治环境的质疑和对归田田园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江:象征漂泊、无依无靠的生活。
- 明主:理想中的君主,代表着对贤才的重视与认同。
- 绿蘋: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献赋空十年”指的是什么? A. 诗人写作多年却未获成功
B. 诗人已成名
C. 诗人放弃写作
D. 诗人获得科举 -
“皦日媚春水”中“皦日”指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明月
C. 暴风雨
D. 星星 -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科举制的赞美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比较祖咏的《送丘为下第》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是对个人理想的表达,但前者更强调社会现实与无奈,后者则表现出壮志凌云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导论》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