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

时间: 2025-01-10 23:00:54

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

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

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
—— 祖咏 〔唐代〕

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
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
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分,准备离开南山的复杂心情。作者曾在此地久居,如今却要告别,心中感到依依不舍。尽管旧业未曾放弃,但他决定回归山林,开始新的生活。诗中描绘了乡村的景象:麻被浸泡后流入南涧,东边的麦子已经成熟。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一人对着酒,享受着鸡肉和黍米的美味,闭门待着风雪的时光。然而,除了卢象的陪伴之外,谁又能安慰他那遥远的思念呢?

注释:

  • 淹留:留恋、停留。
  • 岁将晏:年终将至。
  • :废弃,这里指久未经营。
  • 旧业:旧有的事业或生活。
  • 沤麻:将麻浸泡,准备加工。
  • 鸡黍:鸡肉和黍米,指丰盛的酒席。
  • 闭门:关上门,象征独处和隐居。

典故解析:

“南山”指代归隐的地方,古人常以山水作为隐士的理想居所。诗中提及的“鸡黍”常用来形容宴饮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相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字元龙,唐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与隐逸生活,体现了隐士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即将离开南山之际,表达了他对旧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的决然。开头两句“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勾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南山的生活久已沉寂,但心中仍有未了情。在描写农村生活的细节时,诗人通过“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既体现了自然的丰饶,也暗示着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着“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通过宴饮的细节,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但又显露出孤独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最后一句“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宁静的乡村景象和深厚的情感交织,使其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淹留岁将晏: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年终将至,留恋于南山的生活。
  2. 久废南山期:久未经营的南山生活,似乎已经废弃。
  3. 旧业不见弃:尽管生活变迁,旧有的事业仍未放弃。
  4. 还山从此辞:决定告别,重返山林,开始新的生活。
  5. 沤麻入南涧:描绘农村生活的细节,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6. 刈麦向东菑:麦子成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7. 对酒鸡黍熟:对酒而歌,享受丰盛的宴席,体现了亲友相聚的温暖。
  8. 闭门风雪时:独自闭门,感受外界的冷清与孤独。
  9. 非君一延首:除了朋友卢象,谁来安慰我?
  10. 谁慰遥相思: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孤独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南山象征着隐逸生活,鸡黍象征着亲友相聚的温暖。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使诗句更富有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是对人生选择与内心思索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隐逸与归隐生活,代表诗人的追求。
  • 鸡黍:象征宴请与友谊,表达对聚会的渴望。
  • 风雪:象征孤独与寒冷,反映诗人内心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决定告别南山的原因是什么?

    • A. 生活无聊
    • B. 工作繁忙
    • C. 要回归山林生活
    • D. 为了寻求名利
  2. “鸡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聚会
    • B. 孤独的生活
    • C. 自然的丰饶
    • D. 对未来的期望
  3. 诗中提到的“沤麻”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一种农作物的处理方式
    • C. 一种节日习俗
    • D. 一种游乐活动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将进酒》: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示了唐诗中的浓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