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即事》
时间: 2025-01-10 13:01: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家即事
作者: 祖咏〔唐代〕
旧居东皋上,
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岭,
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
惬意在郊原。
馀霁荡川雾,
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
引水开泉源。
稼穑岂云倦,
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
偶与潜夫论。
鸡黍何必具,
吾心知道尊。
白话文翻译:
作者在东边的山岗上,旧居俯视着荒凉的村庄。砍柴的小路旁边是山岭,农家则遥遥对着门。欢快的气息开始在田野间弥漫,心满意足地享受着乡间的宁静。余晖照耀下,川面上的雾气荡漾,新秋的时节依然是白昼和黄昏交替。攀着树枝在林间休息,放水引泉开始灌溉。农田的耕种岂能感到疲倦,桑树和麻田正是丰收的时节。恰好想与寻求安静的人分享,偶然与隐士讨论。鸡黍之食何必讲究,心中自有尊重。
注释:
- 东皋:东边的山岗。
- 俯:俯视,向下看。
- 樵路:砍柴的小路。
- 遥对门:远远地面对着家门。
- 欢娱:欢乐的气氛。
- 馀霁:雨后余晖。
- 荡川雾:荡涤河面的雾气。
- 引水开泉源:引水灌溉,开启泉水的源头。
- 鸡黍:指农家食物,这里引申为生活的简单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祖咏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出对当时城市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田家即事》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既有高处俯视的视角,又展现出荒村的宁静与恬淡。接着,诗人通过对樵路、农家、欢娱等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诗中多次提到的“惬意”、“欢娱”等词汇,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尤其是“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一联,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姿态。最后,诗人以“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收尾,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内心的满足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勾勒出一个美丽的乡村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也反映了人们追求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诗人在东边的山岗上,俯视着周围的荒凉村庄,展现出一种静谧的乡村景象。
- 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砍柴的小路旁是山岭,农家的院子则遥遥相对,描绘出乡间的生活氛围。
- 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欢乐的气息开始弥漫,心中感到满足与舒适,强调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 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雨后的余晖照耀着河面,秋天的白昼与黄昏交替,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在林边休息,放水引泉,表现出诗人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 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耕种的农田并不觉得疲倦,桑树和麻田正值丰收的时节,表现出对劳动的热爱。
- 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正想与追求宁静的人分享,偶然与隐士讨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
- 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鸡黍的食物不必讲究,心中自有尊重,强调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物质更重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展现出整齐的结构和韵律感。
- 意象:如“林麓”、“泉源”等,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气息。
- 比喻: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隐喻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精神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皋:象征着安静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荒村:代表着人迹罕至的自然状态。
- 樵路:象征着简单的劳动和田园生活。
- 桑麻: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A. 城市的繁华
B. 荒凉的村庄
C. 自然的宁静 -
“鸡黍何必具”中“鸡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农家食物
C. 一种植物 -
诗中展现了哪些自然景象?
A. 高山和流水
B. 雨后余晖与秋天的变化
C. 城市的灯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对比《田家即事》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的宁静,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深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而祖咏则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