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夜坐寄郭微》

时间: 2025-04-28 01:21:18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

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

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

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园夜坐寄郭微
作者: 祖咏 〔唐代〕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
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
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
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


白话文翻译:

在前阶的微雨过后,打开窗户可以看到林间的景色。月亮升起,夜色还是很浅,水池的水却显得更加凉爽。微风轻轻吹动竹树,清晨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襟。遇到事物不由自主地叹息,思念的人让我心中更加远离。依稀的梦境中,听到模糊的声音,似乎和我的思念隔绝。谁来关心这样贫困的人呢?在明亮的时光中只能惋惜自己的沉沦。


注释:

  • 微雨:轻微的雨。
  • :停止。
  • 散窥:随意地观察。
  • 方浅:刚刚开始变浅,指夜色还不深。
  • :凉爽。
  • 薄衣襟:薄薄的衣襟,形容清露沾湿衣物。
  • 遥叹:因思念而叹息,表示心情的远离与孤独。
  • 滋远心:思念让心情更加远离。
  • 绝徽音:声音消逝,表示与思念之人隔绝。
  • 穷居者:生活贫困的人,指诗人自己。
  • 明时:光明的时光,指盛世或安定的时代。
  • 陆沉:比喻沉沦,指生活困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祖咏(约 8世纪),唐代诗人,字子晦,号君平,生于今陕西,祖咏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夜晚,作者在家中独坐之际,因思念友人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唐代社会相对繁荣,但也有许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诗歌鉴赏:

《家园夜坐寄郭微》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思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夜晚静坐时的内心独白。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前阶的微雨和开窗的林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随着月光的升起,夜色逐渐变浅,水中的凉意更显深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深远思绪。

接下来,诗人通过“余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来体现自然的清新与自我的孤寂,微风拂动竹林,清露沾湿衣襟,呈现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尤其是“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郭微的深切思念,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最后两句“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提升至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既是对时代的无奈,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反映出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诗人描绘了刚刚停歇的细雨和打开的窗户,透视外面的林木,展示了低调的生活气息。
  2. 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月亮升起,夜晚还不算深,水池的凉意却加深,暗示内心思绪的深邃。
  3.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微风轻拂竹树,清晨的露水浸湿了衣襟,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氛围。
  4. 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因见到事物而不由自主地叹息,思念的人让心情愈加远离,表达孤独的感受。
  5.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模糊的梦境中,似乎与思念之人隔绝,声音消逝,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6. 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对生活困苦者的关心似乎无人问津,在光明的时代中只能感叹生活的沉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凉池更深”,水的凉意象征着内心的深邃。
  • 拟人:如“余风生竹树”,让自然充满生机,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人在繁盛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雨:象征着细腻、柔弱的情感。
  • 月亮:代表着思念与孤独。
  • 竹树:生长在清幽之地,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清露:象征着纯净的情感与思绪的细腻。
  • 水池:暗示着内心深邃与复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雨”指的是: A. 大雨 B. 小雨 C. 没有雨
    答案:B

  2. “遇物遂遥叹”中的“遥叹”表现了诗人: A. 愉快的心情 B. 思念的情感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3. 诗人对“穷居者”的感慨是: A. 生活富足 B. 生活困顿 C. 生活无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祖咏的《家园夜坐寄郭微》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但王维更多强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祖咏则突显了孤独思念的情感深度,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 《祖咏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