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

时间: 2025-04-28 13:55:25

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

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

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

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
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
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
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桥上,有牛在缓缓走过,村庄深处没有马儿的嘶鸣。
微风轻轻拂动,惊动了客人的衣袂,细雨滋润着农具,带来安慰。
我四处游目,看到花儿通向野外,吟唱的情思如同轻絮沾染在泥土上。
在幽静的坊间,随意眺望,恰好又见到新的题材。

注释:

  • 桥迥:桥的位置偏远。
  • 牛过:牛在桥上走过,暗示田园的宁静。
  • 村深:村庄深处,表示偏僻。
  • 马嘶:马儿的叫声,通常代表热闹和活动,这里却没有,形成对比。
  • 哨风:微风,轻柔的风。
  • 客袂:客人的衣袖,形容风轻拂过。
  • 膏雨:滋润的雨水。
  • 耕犁:农具,形容农民的劳作。
  • 游目:四处观望。
  • 花通野:花儿开向野外,形象描绘自然之美。
  • 吟情:吟诵的情感。
  • 絮著泥:如轻絮般的情思沾染在泥土上,表现出自然与人的融合。
  • 幽坊:幽静的地方。
  • 虚眺:随意地眺望。
  • 新题:新的题材或灵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字子云,号绮堂,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兼具哲理和美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在逸村亭时,受到周围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启发,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片宁静中获得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开头的“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通过对比,突出乡村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描绘自然的细腻变化,微风和细雨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柔,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间两句“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沉醉,游目之间,万物皆可入诗,表达了他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的愉悦。最后一句“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则是对创作过程的总结,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获得创作灵感的喜悦,传达出一种自在、惬意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乡村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创作灵感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契合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迥有牛过:远离城市喧嚣的桥上,有牛缓缓经过,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2. 村深无马嘶:村庄深处静悄悄,没有马儿的叫声,进一步强调周围环境的安宁。
  3. 哨风惊客袂:轻柔的微风拂动了客人的衣袖,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4. 膏雨慰耕犁:细雨滋润着农田,带来安慰,暗示着农民的辛勤与自然的恩赐。
  5. 游目花通野:目光游移,看到花儿延伸到野外,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6. 吟情絮著泥:吟唱的情感如细絮般沾染在泥土上,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7. 幽坊惬虚眺:在幽静的坊间,随意地眺望,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8. 况复见新题:在这宁静中,还能获得新的创作灵感,暗示着艺术创作的无穷可能。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牛过”和“马嘶”的对比,突显了乡村的宁静。
  • 拟人:将风和雨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意象:利用“花”、“泥”等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乡村生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的愉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可能也是诗人思考与创作的空间。
  • :代表着乡村的生活和勤劳,象征着平静与安宁的生活。
  • :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轻柔,暗示着灵感的来临。
  • :象征着滋润与生机,代表着自然对生命的馈赠。
  • :自然美的象征,表现诗人对美好事务的向往。
  • :代表着土地和生根的意味,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哨风”指的是什么?

    • A. 大风
    • B. 微风
    • C. 暴风
    • D. 雨风
  3. “游目花通野”的意思是什么?

    • A. 花开满地
    • B. 目光游移,看到花儿开向野外
    • C. 花儿凋零
    • D. 目光专注于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鸟鸣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格与张镃的诗相似。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美,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歌》

以上是对《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的全面解析与鉴赏,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