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

时间: 2024-09-19 22:00:05

愿得诚斋句,铭心祗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船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愿得诚斋句,铭心祗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船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得到诚斋的诗句,铭记于心,正如以往的品尝。一旦我掌握了三昧的技巧,那五个字的诗句如同百船的香气飘荡。如今弦乐断绝,何必再苦苦追求呢?衣服的传承意在自强不息。草玄之道并不是短期的效法,世人都在匆忙奔波。

注释:

  • 诚斋:指的是杨廷秀的雅号,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其诗句。
  • 三昧:指一种高深的技艺或境界,通常与禅宗有关。
  • 五字:指的是五言诗句,代表着诗歌的形式。
  • 百船香:比喻诗句的芬芳,形象地表达了诗歌的魅力。
  • 弦绝:比喻音乐的断绝,象征失去了某种才能或美好。
  • 衣传:指衣服的传承,象征文化或精神的传递。
  • 草玄:指道家或佛教的深奥道理,强调不是短期内就能掌握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达,号寄云,宋代诗人,工诗、词、文,尤其以诗见长。张镃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语句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镃应杨廷秀的赠诗而作,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诗艺追求的思考。身处宋代,文人间频繁的交流和赠诗风气使得此类诗作成为常态,体现了士人间的友谊与互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诚斋句的渴望,传达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热爱。开头的“愿得诚斋句”便显示了作者对杨廷秀的崇敬与仰慕,表达出对其诗才的渴望。接着,诗人将写作与禅宗的三昧境界相联系,说明自己在追求诗歌艺术的过程中,渴望达到一种高深的境地,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精神追求与内涵。

“弦绝今何苦”隐含对失去音乐才华的惋惜,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创作与生活,是否真的值得如此苦心孤诣。此句也可理解为在艺术创作中,追求与享受的矛盾。最后两句则更为深邃,提到“草玄非近效”,强调真正的艺术追求并非短期内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积累,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匆忙的批判与对真理的追寻。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愿得诚斋句:表达出对杨廷秀诗句的渴望,体现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钦佩。
  2. 铭心祗旧尝:希望能铭记这些诗句,表明对过去经历的珍视。
  3. 一朝三昧手:提到追求高深的诗艺,暗示掌握这种技艺的渴望。
  4. 五字百船香:形象地描绘出五言诗句的美妙,富有诗意。
  5. 弦绝今何苦:反映对失去音乐才能的感慨,质疑追求的意义。
  6. 衣传拟自强: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表达自我提升的决心。
  7. 草玄非近效:指出真正的艺术追求不是短期可得的,需耐心积累。
  8. 举世漫匆忙:批判世人追名逐利的浮躁,呼唤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船香”,将诗句比作香气,突出诗歌的魅力。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如“衣传拟自强”,增强了语气的坚定,表达了追求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敬仰为引子,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追求及其内涵,体现了对时间积累与内心修为的重视,表达了对世俗浮躁的反思与批判,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的追求和思考。

意象分析:

  • 诚斋:象征高雅的诗才与文化。
  • 三昧:代表心灵的深邃与艺术的高远。
  • 五字:象征诗歌的形式与韵律之美。
  • 百船香:象征诗歌的广泛影响与深远意蕴。
  • 弦绝:象征失去的才华与追求的苦涩。
  • 草玄:象征深奥的哲理与真理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愿得诚斋句”中“诚斋”指的是谁的雅号?

    • A) 张镃
    • B) 杨廷秀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三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高深的境界
    • C) 一种饮品
  3. “草玄非近效”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真正的艺术追求需要时间
    • B) 艺术创作可以快速成功
    • C) 世间事物都很简单

答案:

  1. B) 杨廷秀
  2. B) 一种高深的境界
  3. A) 真正的艺术追求需要时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张镃《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赠友之作,前者更注重内心的追求与反思,后者则表现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