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鹊山院》

时间: 2025-01-27 03:25:20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遶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鹊山院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遶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鹊山院的美丽景致和宁静氛围。山上叠石如岭,路旁杨树浓密地遮挡着门口。人声在林间隐约可闻,僧舍环绕在云雾之中。心中的尘世烦恼瞬间消散,这才明白佛教的教义是何等尊贵。只要是羊叔子(即羊希)、他的名字与这山相伴永存。

注释:

  • 积石:堆积的石头。
  • 横成岭:形成山岭的样子。
  • 行杨:生长的杨树。
  • 密映门:浓密的树影映照在门前。
  • 隐林杪:人声在林间的细枝末节处隐约可闻。
  • 僧舍:寺庙的小房舍。
  • 遶云根:围绕在云雾根部。
  • 顿摄尘缘尽:一下子就断绝了世间的烦恼。
  • 象教尊:佛教的教义非常尊贵。
  • 羊叔子:羊希,古代著名的隐士,名字与山相存,象征着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6-1105),字师道,号白翁,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诗风清新、简练见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陈师道在文学上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游鹊山院》创作于作者游览鹊山院之时,表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心灵安宁的感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尘世的看淡,体现了道家和佛教思想的交融。

诗歌鉴赏:

《游鹊山院》是一首融合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鹊山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开篇的“积石横成岭”展示了山的雄伟,接着“行杨密映门”则让人感受到杨树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人声隐约可闻,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顿摄尘缘尽”一语,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出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与认同。最后一句提到羊叔子,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隐含了人名与自然的永恒联结。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感悟与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石横成岭:描绘山的壮丽,积石形成的岭让人感到巍峨。
  2. 行杨密映门:杨树浓密的影子投射在门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3. 人声隐林杪:人声在树梢间隐约可闻,显示出环境的幽静。
  4. 僧舍遶云根:僧舍环绕在云雾之中,增加了神秘感。
  5. 顿摄尘缘尽:瞬间断绝了世俗的烦恼,表达超然的心境。
  6. 方知象教尊:此时才真正理解佛教教义的尊贵。
  7. 只应羊叔子:提到羊叔子,表示他与自然的深厚联系,象征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声与自然的细节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诗歌更加和谐流畅。
  • 意象:通过积石、杨树、僧舍等意象,表现了自然的魅力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对世俗烦恼的超然和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突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积石:象征稳固与恒久,暗示自然的力量。
  2. 杨树:代表生机与繁茂,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3. 人声:象征人类的存在与生活的喧嚣,形成对比。
  4. 僧舍:象征修行与超脱,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羊叔子”指的是谁? A. 一位隐士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僧侣
    D. 一位商人

  2. “积石横成岭”中的“岭”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座山
    C. 一片树林
    D. 一条小路

  3.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超然
    C. 忽视
    D.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侧重于气氛的营造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