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耆英 赵蕃 〔宋代〕
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 人皆笑髯曾,我独长太息。 贫吾岂人为,问天天不痴。 君看松柏受,宁与春风期。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运用智慧时,追求巧妙,但笨拙的人最终更接近德行。 人们都嘲笑髯曾,只有我独自叹息。 贫穷难道是人为的吗?我问天,天并不痴傻。 你看那松柏所承受的,难道会与春风相约吗?
注释:
- 用世:在世间运用智慧。
- 髯曾:可能指某位被嘲笑的人,具体人物不详。
- 太息:叹息。
- 贫吾岂人为:贫穷难道是人为的吗?
- 问天天不痴:向天提问,天并不痴傻。
- 松柏受:松柏所承受的,指松柏的坚韧。
- 宁与春风期:难道会与春风相约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不拘一格。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世态的感慨和对德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世故的看法和对德行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巧”与“拙”的对比,以及对“髯曾”的同情,展现了他对世态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品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巧”与“拙”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德行的追求。诗中“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观点,认为在世间运用智慧时,追求巧妙不如保持笨拙,因为笨拙的人最终更接近德行。后文通过对“髯曾”的同情和对天的提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品德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
- 意思:在世间运用智慧时,追求巧妙,但笨拙的人最终更接近德行。
- 用词:“用世”指在世间运用智慧,“巧”指巧妙,“拙”指笨拙,“德”指德行。
- 意象:通过“巧”与“拙”的对比,展现了对德行的追求。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德行的重视。
-
人皆笑髯曾,我独长太息。
- 意思:人们都嘲笑髯曾,只有我独自叹息。
- 用词:“髯曾”可能指某位被嘲笑的人,“太息”指叹息。
- 意象:通过对“髯曾”的同情,展现了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同情。
-
贫吾岂人为,问天天不痴。
- 意思:贫穷难道是人为的吗?我问天,天并不痴傻。
- 用词:“贫吾”指贫穷,“人为”指人为的,“问天”指向天提问。
- 意象:通过对天的提问,展现了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
君看松柏受,宁与春风期。
- 意思:你看那松柏所承受的,难道会与春风相约吗?
- 用词:“松柏”指松柏的坚韧,“春风”指春风的温柔。
- 意象:通过对松柏的坚韧的赞美,展现了对德行的追求。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德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巧”与“拙”的对比,展现了对德行的追求。
- 拟人:通过“问天天不痴”,将天拟人化,展现了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 比喻:通过“松柏受”,将松柏的坚韧比喻为德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德行的追求和对世态的深刻认识。通过对“巧”与“拙”的对比,以及对“髯曾”的同情和对天的提问,展现了作者对德行的重视和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巧、拙、德、髯曾、太息、贫、天、松柏、春风。
- 详细解释:
- 巧:巧妙,指在世间运用智慧时追求巧妙。
- 拙:笨拙,指保持笨拙,最终更接近德行。
- 德:德行,指个人的品德。
- 髯曾:可能指某位被嘲笑的人,具体人物不详。
- 太息:叹息,表达了对世态的同情。
- 贫:贫穷,指贫穷的状态。
- 天:向天提问,展现了对世态的深刻认识。
- 松柏:松柏的坚韧,比喻为德行。
- 春风:春风的温柔,与松柏的坚韧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追求巧妙不如保持笨拙 B. 追求巧妙比保持笨拙更好 C. 保持笨拙不如追求巧妙 D. 追求巧妙和保持笨拙都一样 答案:A
-
诗中“人皆笑髯曾,我独长太息”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髯曾的嘲笑 B. 对髯曾的同情 C. 对髯曾的愤怒 D. 对髯曾的无感 答案:B
-
诗中“贫吾岂人为,问天天不痴”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贫穷是人为的 B. 贫穷不是人为的 C. 贫穷是天意 D. 贫穷是天痴 答案:B
-
诗中“君看松柏受,宁与春风期”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松柏与春风相约 B. 松柏不与春风相约 C. 松柏与春风无关 D. 松柏与春风相似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为政》:“巧言令色,鲜矣仁。”表达了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批评。
- 《孟子·离娄上》:“巧言乱德。”表达了孟子对巧言的批评。
诗词对比:
- 《论语·为政》与《赠耆英》:两者都表达了对巧言的批评,但《赠耆英》更强调了保持笨拙的重要性。
- 《孟子·离娄上》与《赠耆英》:两者都表达了对巧言的批评,但《赠耆英》更强调了对德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论语》:了解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批评。
- 《孟子》:了解孟子对巧言的批评。
- 《宋诗选注》:了解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