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遣兴》

时间: 2025-02-04 16:06:43

建安酒薄客愁浓,除却哦诗事事慵。

不许今年头不白,城楼残角寺楼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建安酒薄客愁浓,
除却哦诗事事慵。
不许今年头不白,
城楼残角寺楼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建安时期的愁苦心情。酒虽然稀薄,但愁苦却很浓厚,除了吟咏诗歌,其他事情都显得懒散无力。今年不允许白头,城市的楼阁和寺庙的钟声依然在耳边回响。

注释:

  • 建安: 东汉末年,指的是建安时期,文化繁荣,诗歌盛行。
  • 酒薄: 酒水稀薄,形容酒的质量或数量不佳。
  • 客愁浓: 指客人的愁苦心情很重。
  • 哦诗: 这里指吟咏诗歌。
  • 不许: 不允许,指的是对某种状态的拒绝。
  • 今年头不白: 意指今年不想白头,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城楼残角: 城楼残缺的角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 寺楼钟: 寺庙的钟声,传达一种清幽和思虑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陆游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建安遣兴》是陆游在一次饮酒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建安时期的文化繁荣与个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建安遣兴》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头“建安酒薄客愁浓”,一句就将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氛围,酒的稀薄象征着生活的艰辛,而愁苦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处境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的“除却哦诗事事慵”,则透露出一种消沉的态度,除了吟咏诗歌,其他事情都显得无精打采,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消极。

“不许今年头不白”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犹如在抗争岁月的无情。而“城楼残角寺楼钟”则通过意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沉重的故事。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愁苦与思索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建安酒薄客愁浓: 表达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困境与愁苦。
  2. 除却哦诗事事慵: 除了吟诗,其他事情都显得懒惰,反映出消极的生活态度。
  3. 不许今年头不白: 不希望因生活的苦难而白头,蕴含着对生命的渴望。
  4. 城楼残角寺楼钟: 描述了历史的遗迹与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 "酒薄"与"愁浓"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 城楼、寺庙等意象描绘出历史的厚重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思索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反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 代表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 : 诗人内心的情感反映,表达对生活的忧虑。
  • 城楼与寺庙: 象征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酒薄”指的是什么? A. 酒水稀薄
    B. 酒水丰富
    C. 酒味浓烈
    D. 酒味淡薄

  2. 填空题: “不许今年头不白”表达了诗人对 __ 的渴望。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城楼残角”和“寺楼钟”都是在描绘现实生活的美好。 (对/错)

答案:

  1. A
  2. 生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建安遣兴》与杜甫的《春望》均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前者通过饮酒抒发情感,后者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展现上各有特色,但共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