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枕上》

时间: 2025-04-29 03:41:46

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寸心集百忧,厌此点滴声。

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

丈夫本忧世,儿女乃畏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雨枕上
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
寸心集百忧,厌此点滴声。
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
丈夫本忧世,儿女乃畏死。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秋雨总是不肯停歇,秋天的夜晚也显得格外昏暗。我的心中积聚了无数忧愁,厌烦这不断滴落的雨声。岁月不饶人,老去和生病的时光突然降临。作为一个男子本应忧虑国家大事,而儿女们却只害怕死亡。

注释:

字词注释:

  • 寸心:指心中,心里。
  • 百忧:形容忧愁繁多。
  • 岁月不贷:时间不会等人,形容时间的无情。
  • 丈夫:指有志之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 儿女:指诗人的子女。

典故解析:

  • “丈夫本忧世”:出自古代诗人对家国情怀的强调,表达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历经南宋的风雨,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为主,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朝时期,正值国事艰难、个人生活困苦的背景下,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夜雨枕上》通过描绘秋雨的无情和夜晚的昏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苦闷。诗的开头以“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展现出一种压抑的气氛,秋天的雨水滴滴答答,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不安和烦躁。接着“寸心集百忧”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反映了他对生活和命运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个人的忧愁与社会的责任感相结合,提到“丈夫本忧世”,强调了作为一个男子汉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然而,现实却是“儿女乃畏死”,诗人不得不面对家人对生死的恐惧,展现了对家庭的关心与对社会的忧虑。

整首诗以秋雨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深刻,充分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雨不肯晴”:秋雨绵绵,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象征着诗人的心情。
  2. “秋夜不肯明”:秋夜的黑暗与无光,暗示着生活的困境。
  3. “寸心集百忧”:心中有许多忧虑,显示出诗人的焦虑。
  4. “厌此点滴声”:对雨声的厌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烦躁。
  5. “岁月不贷人”:时间无情,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6. “老病忽至此”:年老和生病的无奈,显示出生命的脆弱。
  7. “丈夫本忧世”:强调男子汉的责任感。
  8. “儿女乃畏死”:儿女对死亡的恐惧,反映出家庭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雨”象征人生的困扰。
  • 拟人:将时间和雨拟人化,使诗句更具情感。
  • 对仗:如“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切关心,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忧伤与无情,反映诗人的心境。
  • :黑暗与孤独,暗示生活的困境。
  • 百忧:象征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诗人的焦虑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哪种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兴奋
  2. “岁月不贷人”意指什么?

    • A. 时间无情
    • B. 时间宽容
    • C. 时间永恒
  3. 诗人担心什么?

    • A. 自己的未来
    • B. 家人的安危
    • C. 国家大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
  • 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夜雨枕上》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但陆游更关注社会责任,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