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时间: 2025-01-11 04:5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
谓我抱余醒,江都多美酝。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
甘鲜虽所嗜,易饫亦莫问。
娇女巧收壳,燕脂合眉晕。
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
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扫拚。
行当至京华,耳目饱尘坌。
此味爽口难,书为厌者训。
白话文翻译:
车螯和月蛤,是从海陵郡寄来的。
有人说我喝得太醉,江都的美酒太多。
我年纪大了,喝酒已经无法尽兴,一醉就已经足够。
虽然我喜欢美味,但也不想太过于追求。
娇媚的女子巧妙地收集贝壳,像是用燕脂修饰的眉毛一样。
我家贫穷,没有金银珠玉,心中自然生出恼怒。
妻子和孩子们喜欢吃这个,婢女们也忙着打理。
我本来就要去京华,耳目总是充满了尘土和喧嚣。
这种味道虽然爽口,却难以持久,所以写下这首诗以警示那些厌倦的人。
注释:
- 车螯:一种海鲜,螃蟹的一种。
- 月蛤:一种贝类,因其形状和颜色而得名。
- 海陵郡:古地名,今江苏泰州。
- 江都:指扬州江都,因其美酒闻名。
- 甘鲜:指美味的食物。
- 娇女:美丽的女子。
- 收壳:指拾贝壳。
- 贫奁:形容家境贫寒的生活。
- 京华:指京城,象征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宗尧,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闻名。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物质的淡然,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繁华的不屑。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以海鲜为引子,写出了生活的清淡与内心的愁苦。开篇即引入车螯与月蛤,带着读者进入一种生活的场景,海鲜的寄送象征着人际间的温情。接着,诗人感叹年老后饮酒的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多次提到“甘鲜”,传达出对美食的热爱,同时又表现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矛盾心态。在描绘女子收贝的情景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美好。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贫穷生活的无奈与愤懑,表达了对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的思考。
整首诗在清淡的外表下,蕴藏着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致描绘,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心理变化。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人在阅读时不仅能够感受到诗的美,更能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引子,介绍海鲜的来源,营造出一种乡土气息。
- 谓我抱余醒,江都多美酝:自述饮酒的情况,流露出对美酒的赞美与无奈。
-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年老后饮酒已不能尽兴,表现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 甘鲜虽所嗜,易饫亦莫问:虽然喜爱美味,但不愿过于追求,展现淡泊名利的态度。
- 娇女巧收壳,燕脂合眉晕:描绘女子的美丽与灵巧,增添生活的生动性。
- 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表达贫困生活带来的烦恼与无奈。
- 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扫拚:家人对食物的喜爱与家庭生活的琐碎。
- 行当至京华,耳目饱尘坌:计划前往京城,暗含对繁华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 此味爽口难,书为厌者训:总结,尽管美味难得,但也有厌倦的一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容貌比作“燕脂合眉”,形象生动。
- 对仗:如“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细节描写:通过细致的描写带出生活的琐碎,反映出人情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最终在对人生的感慨中寻找到一丝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螯、月蛤: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乡土气息。
- 娇女: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 贫奁:象征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 京华:象征繁华与喧嚣的社会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车螯”是什么?
- A. 一种水果
- B. 一种海鲜
- C. 一种鸟类
-
诗人对饮酒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完全享受
- B. 渴望饮酒
- C. 年老后饮不满
-
诗中“娇女巧收壳”描绘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在拾贝壳
- B. 女子在做饭
- C. 女子在读书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陶渊明:两位诗人都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然而,梅尧臣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而陶渊明则多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梅尧臣的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
- 《唐诗三百首》——了解古诗词的相关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