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时间: 2025-01-23 22:50:5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九月一日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授衣念祖节,阖棺伤故人。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祭祖的节日里,我穿上祭服,想念我的祖先;看到棺材,心中伤感于故人的离去。昔日故人曾在湍急的水边与我把酒欢饮,谁曾想分别后再见竟是如此艰难。总以为以后再相见很容易,岂料却再无缘聚首。生死之间的事情无法比拟,我欲开口却难以言语,心中苦涩。既然没有超凡的本领,那又如何能像松竹一样坚韧长青?寒来暑往已过数十年,想来我们也不过是尘埃一片。
注释:
- 授衣: 穿上祭服,表示对祖先的纪念。
- 念祖节: 指祭祖的节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 阖棺: 指合上棺材,表示对去世者的哀悼。
- 湍水滨: 指湍急的水边,象征欢聚的场所。
- 後期: 指将来的重逢。
- 死生意不及: 死与生的事情难以相形之比。
- 羡门术: 指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羡慕。
- 松筠: 指松树和竹子,象征坚韧与长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涛,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在政治上也曾担任过官职,对诗歌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的祭祖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追思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亲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九月一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梅尧臣在诗中通过对祭祖节的描写,引出对故人的思念,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哀愁氛围。诗的开头用“授衣念祖节”便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敬意的场景,接下来的“阖棺伤故人”则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故人与作者曾在“把酒湍水滨”的欢乐时光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失去的痛楚。
诗中“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更是道出了人们对未来重逢的幻想与现实的无情。生与死的事理常常让人难以承受,作者在“欲语鼻先辛”中体现了深深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他用“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表达出对超脱生死的渴望和对长生不老的羡慕,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人情关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授衣念祖节:在祭祖的节日里,我穿上祭服,怀念祖先。
- 阖棺伤故人:看到棺材,心中感到对故人的伤感。
-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曾经故人与我在水边举杯畅饮。
- 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总以为之后再见很容易,哪知却再没有相聚的缘分。
- 死生意不及:生与死的事情无法相提并论。
- 欲语鼻先辛:想要说话却先感到心中苦涩。
- 既乏羡门术:既然没有长生的本领。
- 安得如松筠:又如何能像松竹那样长青?
- 寒暑更数十:寒来暑往已过数十年。
- 应亦同埃尘:想来我们也不过是尘埃一片。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韵律感强,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比喻: 用“松筠”比喻长生不老,传达了对生命的期望。
- 拟人: 通过情感的表达,让抽象的生死问题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并通过对长生的渴望,反映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意象分析:
- 授衣: 祭祖的仪式,象征对祖先的敬重。
- 阖棺: 代表死亡与离别,表达失去的痛苦。
- 酒: 代表欢聚的时光,象征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 松筠: 象征坚韧与长青,寄托对长生的向往。
- 埃尘: 表达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授衣”指的是什么?
- A. 穿上衣服
- B. 穿上祭服
- C. 穿上新衣
- D. 穿上旧衣
-
诗中提到“把酒湍水滨”,这句描绘的是?
- A. 欢乐的聚会
- B. 悲伤的送别
- C. 无聊的时光
- D. 旅行的回忆
-
诗的最后一句“应亦同埃尘”意指什么?
- A. 我们是尘埃
- B. 我们是伟大的
- C. 我们是长生
- D. 我们是富贵的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 《清明》——杜牧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九月一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生死无常的感悟,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引发思念,而梅尧臣则通过祭祖节的情境来表达情感。两首诗虽有不同的意象,但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逝去时光的哀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