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紫微雪溪饯客虽已预盟然坐次予每居上为》

时间: 2025-02-04 16:18:07

碧梧正耐雪溪秋,况是西风送客舟。

华宴虽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头。

达尊谅识诗囊意,负约仍输酒斛筹。

想见尊前列红袖,可怜无分听梁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高紫微雪溪饯客虽已预盟然坐次予每居上为
碧梧正耐雪溪秋,况是西风送客舟。
华宴虽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头。
达尊谅识诗囊意,负约仍输酒斛筹。
想见尊前列红袖,可怜无分听梁州。

白话文翻译

与高紫微在雪溪送别朋友,虽然已约好,但我坐在上面。
碧梧树正经受着雪溪的秋意,何况西风正在送走客船。
华丽的宴席虽然想要奉上美酒,但我这个小官怎么敢做主呢?
达尊了解我的诗意,虽然未能履行约定,仍然要贡献酒与筹码。
想象在您面前的红袖,真可怜我们无缘共听梁州的曲子。

注释

  • 碧梧:青绿色的梧桐树,象征高洁的品质。
  • 雪溪:指溪水清澈如雪,寓意环境的宁静和美好。
  • 华宴:华丽的宴席,指盛大的酒席。
  • 婪尾:意为贪婪的尾巴,指在宴会上要尽情享受。
  • 粗官:指地位较低的官员,自谦之辞。
  • 达尊:指对方的尊贵身份,表示敬意。
  • 红袖:指妾侍或歌妓,象征美丽的女子。
  • 梁州:地名,古代有名的音乐地,常与雅乐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子美,号田禾,生于北宋时期,是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绘山水、友谊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珍重与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身为小官的自谦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宴席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我身份的自省。诗的开头以“碧梧正耐雪溪秋”引入,呈现出一幅清冷的秋日景象,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与友人一起感受离别的愁绪。接着以“华宴虽思奉婪尾”表达了心中对美好宴席的向往,但又因身份的卑微而自谦。“达尊谅识诗囊意”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理解与默契,尽管未能实现约定,但心意依旧存在。最后以“想见尊前列红袖”收尾,渴望与友人分享美好音乐的情感,反映了人间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高紫微雪溪饯客虽已预盟然坐次予每居上为:开头以“与高紫微”指与朋友高紫微在雪溪送别,虽已约定,但我却坐在上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低微。

  2. 碧梧正耐雪溪秋,况是西风送客舟:描写秋天的景象,碧梧树在雪溪旁,西风送走客船,暗示离别的气氛。

  3. 华宴虽思奉婪尾,粗官何敢作遨头:尽管想到要奉上华丽的宴席,但作为小官的我没有能力承担主办的责任。

  4. 达尊谅识诗囊意,负约仍输酒斛筹:朋友理解我的诗意,虽未能履行约定,仍愿意贡献酒与筹码。

  5. 想见尊前列红袖,可怜无分听梁州:想象在朋友面前的红袖,感叹无缘共听梁州的美乐,流露出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碧梧”和“雪溪”比喻高洁与清澈,象征友情的纯真。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身为小官的自卑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梧: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友情的坚固。
  • 雪溪:代表清澈与宁静,寓意友谊的纯粹。
  • 华宴:象征人际交往中的美好时光。
  • 红袖:象征美丽与柔情,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树
    • B. 一种花
    • C. 一种曲子
    • D. 一种鸟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
    • B. 欢聚
    • C. 战争
    • D. 自然
  3. “粗官”在文中表示什么?

    • A. 地位低微的官员
    • B. 官职很高的人
    • C. 退休的官员
    • D. 贪官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岳珂的《与高紫微雪溪饯客》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岳珂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展示了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气度。通过这些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人对于友情的不同表达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岳珂全集》

以上便是对《与高紫微雪溪饯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